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经济的发展中,城市竞争力与房地产业实现共同良性发展是一个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国内外的理论和实践均已证明,城市竞争力与房地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互动关系。事实上,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为房地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房地产业发展不仅映射出城市竞争力水平,也对增强城市竞争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近年来一些城市不断高企的房价,对城市竞争力、城市经济乃至宏观经济等发挥了十分明显的“双刃剑”作用。有鉴于此,精确地量化分析城市竞争力与房地产业的协调状况,建立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并与城市全局性、长期性的发展战略相适应,不断提升城市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论文基于城市经济学和房地产经济学,从理论阐释和实证检验两个层面,重点探讨我国城市竞争力与房地产业的耦合协调关系。在构建城市竞争力和房地产业两个系统的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熵值法测算了两者的综合发展水平;并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模型,验证两者是否存在互动关系;再建立耦合模型、利用耦合评判标准来衡量,从时间和和空间两个维度实证分析了中国35个大中城市2000-2015年二者耦合度和协调发展状况。主要发现如下:(1)整体来看,2000-2015年,中国35个大中型城市,不论是城市竞争力还是房地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均在波动中上升,两者之间始终存在着较为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2007年开始两者由房地产业发展滞后转向城市竞争力水平滞后。(2)时变特征分析表明,35个大中型城市2000-2015年的城市竞争力与房地产业的耦合度表现出较高水平的平稳态势,二者之间关联性较强。耦合协调度始终维持在0.3-0.5之间,虽然两者耦合协同发展局面有所改善,但总体仍处于失调阶段。(3)区域特征分析表明,2000-2015年,一线城市的城市竞争力与房地产业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发展度要明显高于二线城市;二线东、中部城市的耦合协调度高于二线西部城市,尤其是2006年以来,二线城市的耦合协调发展度总体呈现“东高西低”逐级递减的发展态势。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本论文提出,在激烈的城市竞争和房地产快速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城市竞争力与房地产发展的互动效应,提高化解城市发展难题的能力;同时需要根据城市个性,既要做好城市综合发展规划,也要在房地产业快速发展时期保持理性,实现房地产业的合理定位,从而制定与城市发展相协调的房地产业发展规划,促使城市竞争力与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