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部分知识是化学原理部分的重要内容,其内容抽象而枯燥,知识点之间密切相联,且知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大多数同学在学习该部分内容的时候,觉得“知识很抽象、难以理解、很难记忆和容易混淆”等。本文通过调查“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部分存在的学习难点,分析其形成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策略,以期为化学教学提供参考。笔者通过对正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部分的高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和对部分同学和教师进行访谈,笔者发现,学生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中学习难点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四点:(1)学习者起点能力不足。学生在学习化学原理部分知识时存在的内部缺陷有:缺乏有效的认知策略、个体的身心发展存在局限、知识储备量不够、知识系统化和结构化程度低、知识和问题的表征能力差和存在前科学概念干扰等。(2)缺乏好的化学学习方法。在学习“化学平衡”时,学困生大多数采用了机械记忆策略,没有进行太多复杂的思维活动,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大提高。(3)存在高原反应。学生在进一步深入钻研化学平衡时,发现学习效率降低、进步速率减慢、学习特别吃力,处于一种“停滞或半停滞”状态,尽管每天都在勤奋学习,但效率不高。(4)存在思维定势。在化学平衡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容易对教师采用的思维模式产生依赖心理。针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中难点形成原因,笔者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1)概念图教学策略。教师可以在“化学平衡”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生使用概念图的技巧,帮助学生将概念、理论和事实等构建成一个知识网络。(2)探究性学习策略。在“化学平衡”部分内容的教学时,部分内容可以采用探究性教学,例如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概念的建立和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3)问题化的教学策略。问题化教学围绕某一“问题情境”而展开,能够实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可以让师生之间实现广泛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