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金属离子对过氧化氢漂白的影响

来源 :天津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zhengwei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氧化氢漂白广泛地应用于高得率浆漂白中。遗憾的是,在漂白过程中过渡金属离子会对过氧化氢产生催化分解作用,使过氧化氢发生无效分解,从而降低漂白效率。 过渡金属离子中,锰离子是最具有危害性的。它催化分解过氧化氢的能力最强。锰有7个价电子(3s~2d~5)并以5种氧化态存在,+2,+3,+4,+6,+7。实验证明,不同的价态的锰离子对过氧化氢的催化分解作用也是不同的。在酸性条件下,Mn(Ⅱ)很稳定,而在碱性条件下,Mn(Ⅱ)是极其不稳定的,它很容易被氧化成Mn(Ⅲ)。在Mn(Ⅱ),Mn(Ⅲ),Mn(Ⅳ)三个价态中,Mn(Ⅱ)为最稳定的价态,它对过氧化氢几乎没有催化分解作用;Mn(Ⅲ)具有强烈的催化分解过氧化氢的能力;Mn(Ⅳ)对过氧化氢也具有较强的催化分解作用,但与Mn(Ⅲ)相比,能力要稍弱一些。加入硅酸钠和硫酸镁可以稳定过氧化氢,使其不受过渡金属离子的影响,发生无效分解。硅酸钠的最佳用量在0.5%左右(对溶液)。将螯合剂与漂剂和稳定剂一同加入到浆中,可以及时地螯合过程中间产生的Mn(Ⅲ),减少浆中游离的Mn(Ⅲ),从而减少过氧化氢的无效分解。DTPA与EDTA都能有效地螯合漂白过程中间产生的Mn(Ⅲ),从而有效地减少了过氧化氢的无效分解,提高了漂浆的白度。对于锰离子的螯合作用,EDTA要好于DTPA。加入硫代硫酸钠,可以及时地将Mn(Ⅲ)还原为Mn(Ⅱ),从而减少过氧化氢的无效分解。 过渡金属铁离子对过氧化氢也具有催化分解作用,同时它对浆的白度的影响也很大。溶液中铁离子通常以Fe(Ⅱ),Fe(Ⅲ)两种形式存在。Fe(Ⅱ)不稳定,无论在碱性还是酸性条件下,它都很容易被氧化成Fe(Ⅲ),但相对来说,在酸性条件下较稳定。Fe(Ⅱ)与Fe(Ⅲ)对过氧化氢都具有一定的催化分解作用,两者之间只有很微弱的差异,Fe(Ⅲ)的催化分解过氧化氢的能力要稍强一些。硅酸钠和硫酸镁对Fe(Ⅱ)的稳定作用要明显好于对Fe(Ⅲ)的稳定作用。在漂白过程中间加入螯合剂也能有效地减少铁离子对过氧化氢的催化分解作用。对于铁离子来说,DTPA的螯合作用要好于EDTA的螯合作用。随着螯合剂的加入量的增加,白度也逐渐提高。pH对螯合剂的螯合作用影响很大,在pH值11-12,DTPA对铁离子和锰离子的螯合作用会达到最佳的效果。在酸性条件下,连二亚硫酸钠的还原作用很好,它能有效地将Fe(Ⅲ)还原为Fe(Ⅱ),从而减少了Fe(Ⅲ)对浆的白度的影响。随着连二亚硫酸钠的量的增加,浆的白度也随之增加。在酸性条件下,纤维素本身也具有还原作用。随着溶液酸性的增强,纤维素的还原作用也越来越强,对浆的白度的改善也越来越明显。在漂白过程中加入硫代硫酸钠能有效地将Fe(Ⅲ)还原为Fe(Ⅱ),从而 摘要减少漂白过程中Fe(Ill)对浆的各种破坏作用。
其他文献
茶叶是直接泡饮的食品,其卫生质量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近年来,为限制滥用农药,维护人民利益,国内外市场都加强了对茶叶卫生质量的监测,对茶叶中的各类农药残留也提出了越来
目的:探讨冠心消斑汤对冠脉斑块的消退作用及其疗效机理并从临床探讨其对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的
杂种优势预测备受育种家的青睐,本文介绍了杂种优势理论假说和杂种优势预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百合是卫生部审批通过的首批药食两用品,国内外学者对百合多糖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它们具有降血糖、抗氧化等生物活性。但大多数活性研究是以百合多糖的粗提物为物质基础进行
<正> 乡区的开发仍然十分流行的成见,即认为华人从贸易与高利贷中牟利,冲淡了这个人口集团对群岛新农业地区进行开发的重要贡献。无庸置疑,巴城乡区是华人先驱们开发的。第一
过程工业中的许多压力容器和管道,充装或运输的是高压液化气体。这些压力容器或管道一旦形成破口而导致介质泄漏,极有可能发生两相临界流动现象。泄漏事故的发生可能引发火灾、
在新媒体的强烈冲击下,党报相对[11]于其他传统媒体而言,更加迫切的需要改革当前的运作模式。报网互动,是报纸在网络时代转型的关键一步,预示着报纸顺应了“媒介融合”这一新
柚皮渣是柚果鲜食与加工后的下脚料,如果不能充分利用,就会危害环境。柚皮中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将其发酵成动物饲料,即变废为宝,又减少环境污染。本文主要研究了柚皮渣发酵过
空间规划作为市场经济的管治工具,其空间融合和政策协调的核心功能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从计划经济演变而来的部门性分割是我国空间规划之间关系紊乱的一个制度性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