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铜膜中间层的聚碳酸酯激光透射焊接残余应力与工艺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son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激光透射焊接(LTW)因为高焊接强度、无振动、无接触或微粒、热影响区小、非接触、效率高等优点,满足高精度制造的需求,逐渐成为了主流的塑料加工技术。激光透射焊接是由热力学、力学和聚合物流变学相互作用、耦合的复杂过程。焊接时,聚合物通过加入吸收激光的染料以获得更高的激光吸收速率,相较于其他金属、碳黑(CB)、Clearweld等,金属铜的导热性更好,可焊性更高,因此,本文选用金属铜代替染料作为吸收剂。由于焊缝热影响区(HAZ)温度剧烈变化以及分布不均匀,使得焊接件发生热变形,导致焊件接头处产生不利于结构刚度和承载能力的残余应力,所以,针对激光透射焊接工艺参数对焊接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对减少焊接残余应力、提高焊接强度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以聚碳酸酯(PC)为研究对象,选用铜膜作为吸收剂,分析了 PC/Cu/PC激光透射焊接焊缝形貌和形成原理;利用小孔法测量焊接件焊缝中心位置的残余应力并研究了残余应力的分布,通过开展响应曲面实验研究焊接功率、焊接速度、铜膜的宽度对焊接强度和残余应力以及焊缝形貌的影响,并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建立了包含铜膜的热-流耦合以及热固耦合三维有限元模型,探讨了温度场、流场、应力的分布。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首先,进行实验材料的制备,测量了 PC和铜膜的透射率、反射率、热膨胀系数等物理性能参数。进行了 PC/Cu/PC激光透射焊接实验,研究其可焊性、焊缝形貌及相关机理,分析了气泡、拉断面形貌、热膨胀等物理现象的特征及形成原因。通过有限元法确认了小孔法和逐层钻孔法的释放系数。利用小孔法测量了板件的中心位置的残余应力和板件不同位置的残余应力,逐层钻孔法测量焊件不同厚度的残余应力,从而探究了残余应力的分布。接着,通过开展单因素实验确定PC/Cu/PC激光透射焊接的焊接工艺参数范围。此过程中,主要研究了工艺参数(焊接功率、焊接速度、铜膜宽度)对焊接强度、残余应力、焊缝微观形貌的影响。对铜膜的变形深度及面积进行统计,研究了铜膜变形对焊接强度和残余应力的影响。通过响应曲面实验(RSM)建立焊接工艺参数与焊接强度和残余应力的数学模型,利用布谷鸟算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获得了最佳工艺参数。然后,基于统一的动量方程,建立了基于铜膜中间层的聚碳酸酯激光透射焊接流-固耦合有限元模型,考虑了聚合物焊接时存在熔化和凝固的现象,通过仿真的方法再现了焊接过程中固体、液体以及固液(或糊状)的混合物共存并相互作用的现象。对激光透射焊接PC/Cu/PC的温度场、流场及热应力的数值及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材料相变对热应力布的影响。最后,开发了热-机械耦合计算模型,对激光焊接PC/Cu/PC的热应力及残余应力分布进行数值评估。根据传热条件计算残余应力分布,强调了热参数的时间依赖性对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基于热粘弹性本构方程,利用COMSOL导入热粘弹性参数进行计算,对模拟结果进行讨论,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本文的研究为金属吸收剂激光透射焊接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对于残余应力的研究有利于开发工艺参数来完成高质量的焊接,模拟仿真对研究激光透射焊接热应力具有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为了同时实现多种大气成分的高时空效率测量,大气光谱探测技术是重要手段之一。但由于大气中绝大部分气体分子量小,形成的红外特征吸收谱线很窄,若探测仪的光谱分辨率不够高,
南极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区域,它的陆地面积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0%,其98%的面积常年被冰雪覆盖。在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下,南极冰盖的物质平衡、快速变化及其稳定性研究对全球海平面预测和海洋温盐环流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探冰雷达(Ice-penetrating radar,IPR)是基于电磁波理论,利用雷达回波来研究冰雪介质特征的地球物理探测方法。由于冰的电导率较低且冰盖良好的成层性与均一性,相较于其它
电子信息时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生活和生产带来了重大变革,然而电子产品工作时所产生的大量电磁辐射,严重危害了人体健康和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研究高性能的电磁屏蔽
过寄生不仅是寄生蜂行为生态学研究中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而且也与寄生蜂规模化繁育质量以及田间应用效果等害虫生物防治实践密切相关。寄生蜂体内共生微生物可以调控宿主寄生蜂对寄主昆虫的过寄生行为,而共生微生物可以借此在寄主昆虫体内水平侵染未被感染的寄生蜂子代,以增强自身的水平传播。Wolbachia广泛存在于节肢动物体内,是迄今己知的丰度最大、分布最广的胞内共生菌。研究Wolbachia对宿主过寄生行为的
预水解硫酸盐法制浆作为一种与生物质综合利用契合度高的制浆方法,被广泛应用在溶解浆的生产中。对于预水解硫酸盐法制浆,有研究显示,预水解过程,会增强后续的硫酸盐法制浆过
蜂蛹是蜂的幼虫和蛹,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其中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和微量元素。蜂蛹蛋白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和抗肿瘤等生物活性,但目前国内对蜂蛹只进行简单的生产加工,绝
植物茎干导水系统起着植株水分长距离输导功能,深入了解植物导水解剖结构和功能对于认识植物水分、养分输导和分配策略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相关研究还是主要集中在木本乔、灌木
有机材料因为具有分子结构设计灵活,种类繁多等优点,尤其是有机光电功能材料近些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已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动态共振结构可以对材料的光电性质起到良好的
大豆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的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重要粮食作物,提高大豆产量是一个关系民生的大问题。每年由大豆疫霉(Phytophthora sojae)侵染导致的大豆根腐病在世界范围内造成十余亿美元的经济损失,但当前仍没有发现可以完全防治该病症的方法,对其防治工作主要是以研究抗性品种为重点,结合化学药剂的综合防治措施。然而抗性品种通常推广数年后将不再具有抗性,且随着抗性品种的增加,选育工作也变得更
气溶胶是悬浮在气体介质中的固态或液态颗粒形成的溶胶体系,其中微生物气溶胶占很大一部分。微生物气溶胶中如真菌、细菌和病毒会对公众健康构成威胁,而且气溶胶也是疾病的传播方式之一。因此,有效采集和检测微生物气溶胶的组成对预防空气传播疾病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主要研发了基于旋转液腔的高效液体撞击采样器,并利用该装置对环境微生物进行采集,并对其中的气溶胶微生物的耐药情况进行探究。论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