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乳头瘤病毒16(HPV-16)E6/E7基因原核表达、不同启动子的载体构建及其动物模型的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jiezhente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一种无包膜的环状闭合双链DNA病毒,在鳞状上皮细胞层进行病毒复制。迄今,已发现100多种HPV型,其中只有少数高危型的HPV易引起宫颈癌。高危型HPV(如HPV-16、18、31)与生殖道感染有关并且可以通过基因组整合入宿主细胞染色体中,引起细胞恶性转化,从而使生殖系统癌变。低危型HPV(如HPV6、11)主要引起尖锐湿疣等良性增生。HPV基因组的早期区编码干扰细胞周期调控的E6/E7癌蛋白,高危型HPV的E6/E7癌蛋白能够与宿主细胞靶向结合,并与转录活性有关,大多数研究者致力于研究HPV癌蛋白与靶细胞中蛋白质的相互作用。E6蛋白通过泛素途径降解p53,因此,在DNA受损伤时不能诱导细胞生长停滞或凋亡。E7结合pRB,p107,and p130,并使其降解,同时阻止Mi2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诱导c-Myc,抑制TGFβ信号转导通路。HPV-16 E6/E7的重要性已被人们所公认。因此,为了更多的了解HPV病毒感染、致癌机制、RNAi、临床治疗和疫苗的研制,我们需要从动物组织、细胞、分子等不同水平研究HPV。首先,用PCR方法从含有HPV-16全基因序列的质粒上扩增E6/E7基因,将E6/E7基因连接到pET-32a (+)质粒上,经酶切测序鉴定后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细菌中。抗性生长的克隆用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溶解细胞,通过SDS-PAGE电泳检测E6/E7蛋白的大
其他文献
本研究是中国西部环境和生态科学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中—芬国际合作项目和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No.01200108C)的一部分。它是在人工模拟温室效应的条件下,采用生长室控制
在人类学和非人灵长类研究中,灵长类动物牙齿的研究一直是令人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太行山猕猴牙齿变量进行观察、测量、比较等研究,探讨其形态特征、性别间的差异以及与颅长
本文对超声塑焊机电源频率自动跟踪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众所周知,超声焊接过程时间短,负载变动情况复杂。负载变化以及发热、老化、磨损、疲劳等原因使得超声换能器谐振频率发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全球各个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要求也日益增大。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组成部分,动力电池的安全问题显得尤为突出。由于工业控制系统在数据通信安全方面的薄弱性,使得动力电池在生产过程中存在数据泄露,数据被篡改等各种安全风险,为动力电池以后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埋下安全隐患。因此,对动力电池控制系统中通信协议的安全性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针对Modubs协议缺乏保密性的缺陷,本文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