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熏蒸处理对双孢蘑菇保鲜品质的影响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opy1022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孢蘑菇色泽白嫩,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全球消费者的喜爱,然而双孢蘑菇呼吸作用较强,表面没有角质层保护,采后容易发生失水、褐变、微生物侵染等问题,影响销售品质。乙醇是生物体天然产生的次生代谢物质,具有很好的杀菌作用,适量的乙醇处理能起到较好的保鲜效果。本文首先用不同的乙醇熏蒸浓度对双孢蘑菇进行处理,分析不同乙醇熏蒸浓度对双孢蘑菇微生物、理化特性及营养指标的影响,得出最佳乙醇熏蒸浓度。然后,针对采后双孢蘑菇易产生褐变的现象,进一步研究乙醇熏蒸处理能维持较好白度的机理。其次,针对采收时不方便贮藏前处理或者需要积攒几天统一处理的实际问题,对不同贮藏时间的双孢蘑菇进行乙醇熏蒸处理,研究在贮藏前期或贮藏后期处理双孢蘑菇对其品质的影响。最后,采用乙醇熏蒸复合1-MCP处理,研究复合保鲜技术对双孢蘑菇保鲜效果的影响。全文主要得出结论如下:1、分别用0、200、400、600μL/L的乙醇对双孢蘑菇进行熏蒸处理,研究不同乙醇熏蒸浓度对双孢蘑菇保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醇熏蒸能抑制呼吸强度、失重率和菌落总数的上升,维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质、Vc含量和较稳定的游离氨基酸含量,保持较高的白度、硬度和感官评价,但乙醇熏蒸处理使双孢蘑菇有较低的总酚含量。整体而言,400μL/L处理组综合保鲜效果最好。2、用400μL/L的乙醇对双孢蘑菇进行熏蒸处理,研究乙醇熏蒸处理保持较高白度值的机理。结果表明:乙醇熏蒸处理能抑制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相对电导率的上升、酶促褐变主要酶PPO、POD的活性、酚类产生的限速酶PAL的活性和酶促褐变底物总酚的含量,从而抑制双孢蘑菇酶促褐变;乙醇熏蒸处理能抑制还原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上升,从而抑制双孢蘑菇羰氨反应引起的非酶促褐变,抑制Vc的降低和失水率的上升等引起的非酶促褐变;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减少了褐斑病的产生。综上因素都使双孢蘑菇保持了很好的白度值。3、分别在贮藏前(第0 d)、贮藏前期(第4 d)、贮藏后期(第8 d)用400μL/L的乙醇熏蒸处理双孢蘑菇,研究不同贮藏时间后乙醇熏蒸处理双孢蘑菇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前期处理组,能保持较低的呼吸强度、相对电导率、总酚含量和菌落总数,抑制PAL、PPO、POD的活性,维持较高的白度值和感官评价,与贮藏前处理组相比,能够更好的抑制后期双孢蘑菇的呼吸强度,但是在抑制PAL活性和维持硬度方面不如贮藏前处理效果好;而贮藏后期处理组,在贮藏结束时能够更好的抑制PPO的活性,但整体效果不如贮藏前处理组明显,并且在呼吸强度、白度、硬度、感官评价方面与对照组没有差异。所以,采收时不方便贮藏前处理或者需要积攒几天统一处理时,最好选择贮藏的前期处理,如果贮藏的后期才处理则对双孢蘑菇的保鲜效果不明显。4、采用乙醇熏蒸结合1-MCP处理双孢蘑菇,研究复合处理对双孢蘑菇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乙醇处理组相比,1-MCP处理组能够更好的抑制贮藏后期双孢蘑菇的呼吸强度,两者在维持相对电导率的方面差异不大,但其余方面不如乙醇处理组;复合处理能够更好的抑制双孢蘑菇的呼吸强度、失重率、相对电导率和菌落总数的上升,保持更好的白度值和感官评价,抑制Vc的降解,但在总酚含量方面与乙醇处理组差异不大。总之,三个处理组都能较好保持双孢蘑菇的品质,但复合组综合效果最佳。综上所述,乙醇熏蒸处理对双孢蘑菇有很好的保鲜效果,能维持较好的营养品质,显著降低菌落总数的含量。并能抑制双孢蘑菇的酶促褐变和非酶促褐变,维持很好的白度。不同的贮藏时间后用乙醇对双孢蘑菇进行处理,贮藏前或贮藏前期处理,能更好的保持双孢蘑菇品质,而贮藏后期再处理对其品质影响不大,所以,采收时不方便贮藏前处理或者需要积攒几天统一处理时,最好选择贮藏的前期处理。乙醇复合1-MCP处理,结合两种处理方式的优点,能更好的保持双孢蘑菇的品质。总之,乙醇熏蒸处理双孢蘑菇,对双孢蘑菇保鲜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在其他食用菌保鲜方面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近年来,在中资企业与美国的经济交流升级的同时,考虑到贸易摩擦和“走出去”进程深入的多种因素,中资企业势必将越来越多地面临美国集团诉讼。一方面,美国集团诉讼机制有值得
高等级安全操作系统测评方法研究是较新的研究课题,尚没有系统而完整的研究文献。随着我国高等级安全操作系统研究与实践的不断发展,制定全面有效的测评框架,对操作系统设计和实
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E.coli)是与我们日常生活关系非常密切的一类细菌,它广泛存在于土壤表层、水体、家畜、家禽、蚊蝇以及肉类、乳与乳制品、水产品、豆制品、蔬
情感与个体情绪反应紧密联系,因此它普遍存在于人类思维和社会活动中。人类思维是语言学习必不可少的条件,并且人们学习语言的目的之一就是出于社会交往的需要,所以,它对人类语言
新时期以来的文学,经历了从“共名状态”向“无名状态”转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新时期文学在整体上呈现出对宏大叙事模式的逐渐突破,并转向更贴近生活本身的个人叙事方式,显示
教育领域越来越重视如何教学生学会学习、重视发挥学生主体性,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日益受到的普遍关注,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学习指导
中国大鲵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并具有多种保健功效,是历史悠久的传统食用鱼类之一。近30年,因其被捕杀过度而被列为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与此同时,人工养殖中国大鲵技术成熟
<正>世运至而后圣人生……中土孔、墨、老、庄、孟、荀,以及战国诸子,泰西有希腊诸智者,印度则有佛。——严复《天演论》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前300
金属有机磷体系由于其丰富的结构化学及其在催化剂分子筛,非线性光学材料,催化剂,催化剂载体以及离子交换剂等领域的潜在的应用价值,而受到广泛的关注。人们对MoO42-与HEDP(羟基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