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有三个研究:一、调查大三学生考研前焦虑的特点;二、探讨大三学生考研前焦虑与其应对方式、考研动机以及自信心评价间的相关;三、运用团体心理咨询技术,探索缓解大三学生考研前焦虑的方法。本研究结论:第一、当前考研的大学生中,低度考研前焦虑的人数占总体的28.3%,中度考研前焦虑的人数占总体的44.4%,高度考研前焦虑的人数占总体的27.3%。大三考研学生的考研前焦虑的低、中、高三种程度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且分别有各自的主要特点。不同性别考生、不同专业(文理科)考生、报考不同学校的考生、跨专业与本专业的考生和来自不同学校的考生在考研前焦虑水平上都没有显著差异,备考时间不同的考研前焦虑间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大三学生的考研自信心评价在性别因素上有显著差异,即男生对自我考研能力的评价比较高,而女生则比较低。第二、大三学生的考研前焦虑与其积极的应对方式是呈显著负相关的,即越倾向于采用积极的方式应对问题的学生,其焦虑程度越低,而越倾向于采用消极方式应对问题的学生,其焦虑程度越高;大三学生考研前焦虑程度与考研动机是负相关,即动机越强烈,考研的焦虑就越低,考研前焦虑程度与大三学生对自我考研能力的知觉和预计有着密切的关系,且是显著的负相关,即对自己的考研能力越肯定,越有信心,其焦虑程度就越低;而对自己考研能力越怀疑,越没自信,其焦虑程度就越高。并探索出大三学生考研焦虑和考研动机、考研自信心及应对方式的路径。第三、对大三学生考研前焦虑进行团体干预,实验数据结果表明:经过为期两个月的团体辅导,团体组学生的考研前焦虑分数变化值较对照组考研前焦虑分数变化值降低幅度大,并且差异显著。说明辅导对于降低团体组学生的考研前焦虑效果比较显著,辅导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大三学生的考研前焦虑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