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纸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用纸,是传播信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其的印刷适性对报纸印刷质量有重要的影响。本论文以我国二次纤维配抄的新闻纸为研究对象,结合目前彩报印刷工艺特点,进行了新闻纸的印刷适性与改进彩报印刷质量的研究。对我国目前常用的新闻纸的基本性能进行了全面的测试,分析了新闻纸贮存条件对新闻纸性能的影响,温湿度的波动对新闻纸的印刷适性影响很大,低温低湿有利于新闻纸的保管,纸张仓库保持温度在18~25℃,相对湿度在60%~70%对新闻纸较合适。新闻纸的印刷适性与胶印水墨平衡有密切的联系。在相同的时间内,新闻纸吸水量随着润版液中异丙醇含量的增加而减少,吸水速率随着异丙醇含量的增加而减小。横向抗张强度从开始平均值15.36KN/m至最终平均值18.47KN/m,润版液异丙醇体积含量每增加2%,纸张的抗张强度就增加0.62KN/m。新闻纸的伸长率在异丙醇体积含量16%的润版液中最低,为0.2%,增加润版液中异丙醇体积含量有利于套印,但过高导致印刷油墨的过度乳化。控制合适的异丙醇含量可以有效防止新闻纸的变形,并有利于保障彩报的印刷质量。比较了新闻纸Y、M、C、K(黄、品红、青、黑)四种油墨印刷的颜色密度、网点增大、印刷反差和色彩反差,研究分析了新闻纸对印品阶调和色彩再现的影响,得到了新闻纸的最佳实地密度范围,确保了阶调和色彩再现的合理性,并确定给墨量、印刷压力、墨层厚度等参数,通过实验分析了CTP(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工艺的网点扩大规律,画出了适合彩报印刷复制工艺的系统灰平衡曲线,比较了调频加网、调幅加网在新闻纸印刷过程中的网点扩大规律,探索加网最佳实地密度的确定方法,形成彩报印刷的数字化工作流程和工艺。油墨的Tack值随乳化率的升高而缓慢下降,粘度越大,抵抗乳化的能力越强,乳化率越低。油墨粘度顺序为Y<C<M<K,乳化率高低顺序为K<M<C<Y,彩色报纸印刷色序应以C、M、Y、K的排列为最佳。实验测得在印刷5000份报纸过程中,润版液浓度从3.5%降到3.2%,pH值从4.98上升到5.54,电导率从1237 Ns降到675 Ns。利用先进的数码打样系统在新闻纸喷墨打样中定标及色彩校正,得出最佳技术参数。以Kubelka-Munk定律为基础,研究了油墨、新闻纸在印刷中墨层的表面反射、承印物纸张内的多重内反射、墨层内光的吸收和散射,针对其中的光散射距离的长短两种可能,修正了Clapper-Yule颜色预测模型,引入代表长短光散射距离的比例系数h,建立了新的颜色预测模型,计算得到h=0.43。利用现代化的柔性版印刷适性仪,通过实验证实了加网线数对网点增大有较大的影响,证实了柔性版版材的硬度对网点增大的影响,得出印刷压力与网点增大的关系,推导各种条件下的拟合方程,各方法的R~2都在0.95以上。为实现柔性版报纸印刷工艺的标准化、数据化和规范化提供技术依据,对彩报的柔性版印刷实际应用和推广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