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AgCu/Cu界面金属间化合物长大规律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39次 | 上传用户:wufa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铅及含铅化合物对人体和坏境的危害和立法的需要,钎料无铅化已成为电子封装连接材料的发展趋势。目前开发的无铅钎料成分大多数以Sn为基,另外添加一些无毒元素如Ag, Zn, Cu, Bi, In等作为合金化的元素。而在无铅钎料的应用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其中一个典型的问题就是由于Sn基无铅钎料含Sn量高(含Sn90%以上),钎料中的Sn与Cu基板快速反应生成过厚的界面Cu-Sn金属间化合物(IMC)。而过厚的Cu-Sn界面IMC会降低钎焊后电子产品钎焊接头的力学和热疲劳性能,降低产品的使用寿命。因此研究IMC的生长规律和如何降低界面IMC的生长速度就显得非常必要。研究表明,在钎焊过程中,在很短的时间内,钎料/Cu界面处就形成一薄层金属间化合物。随着钎焊时间的延长,这层IMC厚度不断增加。在最初的约90s内,其生长受晶界扩散的控制,生长速度较快。随着IMC厚度的增加,其生长逐渐转变为受体扩散控制,生长速度变慢。分别对接头在125℃、150℃、175℃下进行了400h时效试验,IMC在固相下的生长也主要是扩散机制控制。在较高温度(150℃和175℃)时效下发现了IMC层靠近Cu一侧出现了Cu3Sn层,而在125℃时效条件下未出现Cu3Sn层。经过拟合,得到固相下IMC扩散激活能为81kJ/mol。在温度循环试验中,发现低强度温度循环(-25~125℃)下IMC的生长慢于高强度温度循环(-40~125℃)。这主要是由于温度冲击对界面IMC的微观形貌影响造成的。而与时效试验结果对比发现温度循环下界面IMC的生长较缓慢。
其他文献
热声发电技术是当前可再生能源研究领域研究热点,具有热源适应性好、效率高、结构简单紧凑、使用寿命长的特点。热声发电系统主要由热声发动机和直线发电机两部分组成。热声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环境问题,其中污水排放量的增加便是其中之一,为了保证环境不被破坏,所有排放的污水都必须经过处理,因此各地开始完善污水检测监控系统。文章主要对污水
电信业是我国基础性产业,对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的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电信市场已经进入充分竞争阶段,但中国电信服务营销观念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
岩溶区面临严峻的水资源形势,为解释云南省岩溶区近60年来降水的历史变化特征并服务现今的水资源管理,以云南省5个岩溶片区1959-2017年的逐日降水量数据为基础,采用线性倾向
随着经济的不断变化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对于水利工程建设而言更是提出了一个新的标准及要求,文章主要针对近年来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现状进行简要的分析与总结,就我国
经济的快速发展,有效的带动了我国煤炭企业的发展速度,各行业对煤炭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近几年来我国煤炭企业的数量也呈不断增长的趋势,这就提升了煤炭企业的竞争力,所以煤炭企
本文从“结构决定意义”的解释学理论出发,透过《镜花缘》聚讼纷纭的主题之争的迷雾,经过深入挖掘,揭示了《镜花缘》小说文本的三大结构,即神话寓言结构、正统的阴阳象征结构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