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背景资料:甲状腺癌(Thyroid Cancer,TC)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持续上升的趋势,且发病年龄年轻化。甲状腺癌中有90%以上是分化型甲状腺癌,其中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患者无法很好地从131I诊疗中受益。RGD多肽是近年来肿瘤分子探针显像的热门靶点,能特异性识别在恶性肿瘤新生血管表皮细胞上高表达的整合素及其配体,因此放射性核素标记的RGD分子探针能高效、特异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资料:甲状腺癌(Thyroid Cancer,TC)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持续上升的趋势,且发病年龄年轻化。甲状腺癌中有90%以上是分化型甲状腺癌,其中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患者无法很好地从131I诊疗中受益。RGD多肽是近年来肿瘤分子探针显像的热门靶点,能特异性识别在恶性肿瘤新生血管表皮细胞上高表达的整合素及其配体,因此放射性核素标记的RGD分子探针能高效、特异的探测肿瘤及转移病灶,可以应用在甲状腺癌诊疗工作中。目的:对于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患者,131I不能起到应有的诊断及治疗作用,因此需要寻求新的方法对这部分患者进行诊疗。本研究旨在研究99mTc-3PRGD2SPECT/CT显像诊断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复发/转移灶及其影响因素,并与18F-FDG PET/CT检查方法进行比较,探讨99mTc-3PRGD2SPECT/CT显像在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中的应用。材料与方法:纳入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就诊我院可疑复发/转移的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24例,进行99mTc-3PRGD2SPECT/CT显像。分析显像的影响因素、阳性结果的预测值以及灵敏度、特异度等,并评估靶向药物的疗效;依据随访的血清学及影像学检查等临床资料对患者做出临床诊断,分析患者病灶的T/N值与临床诊断的关系。对9例同期行18F-FDG PET/CT检查的患者进行分析,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等,研究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复发/转移灶的差异。结果:24例患者的99mTc-3PRGD2SPECT/CT显像中检出病灶135个,其中肺部病灶占多数(69.6%);病灶的T/N值与病灶部位无关(P=0.071>0.05),但与病灶大小有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425,P=0.01<0.05)。通过ROC工作曲线分析计算,99mTc-3PRGD2SPECT/CT显像阳性和阴性结果的最佳临界值是T/N值=2.434,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6%,96%,89.6%,94.2%,86.7%。临床诊断甲状腺癌复发/转移组病灶的T/N值高于排除复发/转移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5)。不同Tg水平组病灶的T/N值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8<0.05)。患者病灶的T/N值与Tg水平无明显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236,P=0.362>0.05),与Tg的动态变化趋势无明显相关性(相关系数0.259,P=0.257>0.05)。经靶向药物治疗的患者,治疗前后病灶的大小(F=22.472,P=0.009<0.05)及T/N值(F=27.762,P=0.002<0.05)均具有统计学差异。9例行同期行18F-FDG PET/CT检查的碘难治性甲状腺癌患者,18F-FDG PET/CT显像诊断复发/转移灶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4.7%、84.2%;99mTc-3PRGD2SPECT/CT显像诊断复发/转移灶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9.5%、89.5%;病灶的T/N值与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无明显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273,P=0.368>0.05)。结论: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诊疗中,99mTc-3PRGD2SPECT/CT显像与18F-FDG PET/CT诊断复发和(或)转移灶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相近;99mTc-3PRGD2摄取增加表明靶病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跃,与18F-FDG各有优势,互为补充。99mTc-3PRGD2 SPECT/CT显像可以应用在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诊疗工作中,进行甲状腺癌的复发/转移灶的定位及诊断,并评估肿瘤新生血管靶向药物的疗效,帮助临床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使患者获益最大化。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rSIG(the Reverse Shock Index Multiplied by Glasgow Coma Scale Score)休克指数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 score,GCS)、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对多发伤患者预后的预测性能。探讨rSIG与D二聚体在判断多发伤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目的以核苷(酸)类药物停药复发致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和初次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对比分析临床特征和预后情况,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收集2013.09-2020.12期间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停用核苷(酸)类药物后慢性乙型肝炎复发导致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停药组)和初治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初治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亚急性肝衰竭(Hepatitis B virus 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4/5(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Caspase-1/4/5 or CASP1/4/5)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
背景:肝衰竭是死亡率较高的严重肝病症候群。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肝脏的合成、代谢、胆汁分泌和排泄、凝血功能、生化转化功能、免疫功能受到损害导致出现肝性脑病、低蛋白血症、腹水、凝血功能障碍、黄疸等一组临床症候群。目前对于肝衰竭有效治疗手段为肝移植。但是中国是肝病大国,中国肝病患者基数大,肝移植需求量大,等待移植病人正在逐渐增加。另外由于司法途径供肝的消失、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宗教信仰的影响导致器官短缺,并且
目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三维重建技术由于其在定位肺部磨玻璃结节方面的潜力而备受关注。而3D打印技术还允许术者对结节周围的解剖结构和变异进行直接的观察。然而,肺三维重建联合3D打印在临床工作中的有效性尚未得到确认。本研究旨在应用胸部3D重建技术和3D打印技术建立肺部肿瘤和肺部解剖学结构的3D打印模型,并评估3D打印技术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满足入组条件的接受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手术
目的:本文通过统计宫颈癌患者在放疗中分别采用KV级锥形束CT(CBCT)图像与三维超声图像进行影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时的摆位误差,分析锥形束CT图像和超声图像在宫颈癌IGRT中的临床应用及治疗效果;并且通过比较锥形束CT三维图像的骨匹配和灰度匹配与Clarity超声三维图像的体积匹配三种验证方式下的摆位误差,分析宫颈癌在IGRT中的分次内及分次间的系统误差及随机误差,并提出基于上述三种验证方
目的总结行胸腺切除术的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术后疗效,并探讨影响近远期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确诊为MG并进行胸腺切除术及术后随访的10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术后均进行电话随访。将术后随访时间分为3月、1年、3年及5年。根据Modern标准将术后3个月疗效分为有效组(缓解+改善)和无效组(无变化+恶化),根据MGFA的重症肌无力治疗后状态评估将1年、3年及
【目的】肺结节是临床肺部疾病常见的问题,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percutaneous transthoracic needle biopsy,PTNB)是一种应用于肺组织活检的微创诊疗技术。在操作过程中,将穿刺针稳定、精准地刺入病变内部是操作难点,尤其是对于胸壁组织较薄的患者,穿刺针难以固定。据此我们研制了一种可随时拆卸的卡式肺穿刺装置,验证其在猪肺结节模型上进行穿刺的可行性。【方法】(1
目的:分析正常及扩大畸形前庭导水管的高分辨率CT(HRCT)和磁共振成像(MRI)影像表现特征,侧重探讨颞骨HRCT图像上前庭导水管至半规管共脚前缘间距离对诊断大前庭导水管畸形(LVA)的价值。材料与方法:第一部分:回顾性分析58例双侧正常内耳HRCT和54例双侧正常内耳的MRI影像资料,内容包括:(1)HRCT:观察前庭导水管的形态、边缘、顶点与共脚/前庭的位置关系,测量前庭导水管外口直径、中段
目的:基于既往研究发现神经梅毒患者可出现显著的脑萎缩,多种类型的痴呆也发现了脑萎缩的特点,因此,本研究重点关注神经梅毒患者认知损害,旨在探索哪些脑区体积变化导致神经梅毒患者认知损害,以促进大家对神经梅毒认知损害的认识。方法:本研究一共纳入16名右利手男性神经梅毒患者,年龄35-80岁,平均(53.000±10.665)岁,平均受教育年限(6.94±3.214)年。同时筛选出与神经梅毒组年龄、性别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