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新版《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不仅提出了“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这三大“音乐学科核心素养”,还把“音乐与戏剧”模块列为了必修课程。“音乐与戏剧”模块作为高中音乐课程的必修课程,是培养学生音乐学科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该模块首先让学生对经典戏剧作品进行赏析并通过观赏、体验、理解、比较等途径,使他们初步了解戏剧艺术的一般规律,认知不同戏剧的主要特点以及戏剧中音乐的地位和作用。其次因地制宜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多种体裁的戏剧表演和创编实践,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综合艺术表现能力及戏剧创编才能。最终,让学生能在感知和表现经典戏剧作品过程中,形成一定的音乐意识,树立平等的文化价值观,拥有尊重文化多样性的人文情怀。本文以“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为理论依据,以“音乐与戏剧”模块为实践方式。对通过“音乐与戏剧”模块达到培养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进行了一定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尝试。本论文第一部分为引言。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以及采用的文献研究法、分析研究法、举例法等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阐述了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学生核心素养、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分析。第三部分阐述了从培养核心素养的角度对高中“音乐与戏剧”模块的教材、教师对“音乐与戏剧”模块的教学现状、学生对学习“音乐与戏剧”模块的态度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第四部分对基于核心素养的“音乐与戏剧”课程进行教学课例设计,并结合设计的课例、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践探究和分析。最后,对“音乐与戏剧”模块教学中如何实现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总结,本研究可对高中“音乐与戏剧”模块教学提供有意义的参考。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在“音乐与戏剧”模块教学中通过选择有代表性的课例,选择多种教学方法,通过教学实践提高高中学生的审美意识,丰富学生审美体验,增强学生的表现意识及表现能力,同时加强学生对世界多民族文化的理解能力,建立音乐文化平等思想,最终达到培养核心素养的目的。笔者根据研究分析得出以下两点启示:为在“音乐与戏剧”模块教学中实现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和创设教学情境时应该更具有开放性、思考性的思维方法,营造出开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主动去感受戏剧的美;教师应该合理看待、允许并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从而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