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对提高胰腺癌的诊治水平至关重要。比较蛋白质组学是寻找肿瘤标志物的有力工具;胰液是寻找胰腺癌肿瘤标志物理想的体液,由于其采集过程复杂,是临床应用的瓶颈。目的:探索十二指肠液代替胰液进行胰腺癌蛋白质相关研究的可行性以及十二指肠液标本收集质量的影响因素,初步建立胰腺癌患者十二指肠液蛋白质组数据库,评价十二指肠液糖链抗原19-9(CA19-9)和癌胚抗原(CEA)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胰腺癌(38例)、胰腺良性疾病(47例)、胆道及壶腹疾病(24例)、其他消化道良性疾病患者(52例)共161例,于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超声内镜(EUS)术中收集十二指肠液、胰液和胆汁;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分离蛋白质,分析标本收集过程中各相关因素与十二指肠液图谱类型的关系,胶内酶切联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 MS/MS)鉴定蛋白质种类。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十二指肠液CA19-9和CEA。结果:1、十二指肠液SDS-PAGE图谱可分为I型(胰液型),II型(胃液型),III型(混合型),胆汁型四种;I型十二指肠液与胰液SDS-PAGE图谱相似,III型次之。2、提出十二指肠液标本采集建议:标本在室温放置的时间和胃液的混杂与标本降解有关,胰胆管梗阻与标本的混杂有相关性,标本收集位置、患者是否有呕吐动作和是否预先吸引胃液与标本的混杂无相关性。3、在胰腺癌患者十二指肠液中鉴定出37种蛋白质,差异表达蛋白4种,包括本周蛋白、α1抗胰蛋白酶、特异性免疫球蛋白。4、十二指肠液CEA水平在胰腺癌组(中位数523.6ng/mL, n=10)和胰腺良性疾病组(中位数78.7ng/mL, n=14)之间有显著差异(P=0.048);界值(cutoff value)定为390ng/mL时,十二指肠液CEA水平对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为60%,特异性为80%。CA19-9在胰腺癌组(n=8)、胰腺良性疾病组(n=9)、非胰腺疾病组(n=6)的中位数分别为10375U/mL.9880.1U/mL、185.4U/mL;在胰腺疾病组和非胰腺疾病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05)。结论:十二指肠液采集无创简便,与胰液蛋白质组成类似,可代替胰液进行胰腺疾病的蛋白质相关研究、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以辅助临床诊断和早期筛查。胰胆管梗阻会影响十二指肠液标本采集质量,内镜操作对标本采集质量无影响。α1抗胰蛋白酶在胰腺癌患者的十二指肠液中表达,与胰腺癌的发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