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江西省南昌高校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了解其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情况和影响其血压控制的相关因素;运用决策树技术分析各因素不同水平的血压控制情况,为社区高血压及相关慢病管理提供依据或参考。方法:(1)在江西省政协教文卫委员会的支持下,获取14所南昌市区省属本科院校的资料和信息;采用两阶段抽样方法,确定抽取的院校和研究对象。一是采取单纯随机抽样法抽取5所院校为研究现场;二是对抽中院校中凡符合本研究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统一编号后采用随机数字法确定研究对象。(2)现场调查方法:①问卷填写调查对象集中后,由专家对调查表先行讲解答疑,然后由调查员监督、指导调查对象根据自我情况如实填写;对完全不能自行填写问卷的对象由调查员面对面询问帮助其填写。②身体测量对调查对象进行血压、身高、体重、腰围等指标测量。(3)采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双录入;运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做分析,资料的描述采用绝对数和构成比等指标,统计推断根据资料性质采用相应的统计方法。影响血压控制与否的因素决策(确定)采用Clementine12.0软件C5.0决策树技术。P值均为双侧检验结果,定检验水准α=0.05。结果:(1)本次调查抽中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和江西中医学院5所院校,共发放问卷480份,收回有效问卷433份,有效率为90.2%;据有效调查信息提示,1、2级高血压占多数,为77.5%;非ISH者占62.9%,ISH者占37.1%。(2)高校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相关知识完全知晓率偏低,仅为8.3%;部分知晓率较高,为84.1%。其在不同性别、年龄组间知晓率差别不明显,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者的知晓率最低(63.4%),经济收入以≤2000元者的知晓率低(79.1%)。(3)高校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总控制率为48.7%。不同性别、年龄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水平间控制率差别不大。(4)单因素分析提示影响患者血压控制的因素有12个,它们是病程、高血压分类、是否为ISH、有无高血压家族史、合并疾患数目多少、规律服药与否、降压措施、戒烟时间、食用油量、食用盐量、体育锻炼与否、情绪稳定与否。(5)利用Clementine12.0软件中决策树C5.0算法所建的模型中训练样本的分类正确率为84.35%,Kappa=0.74,检验样本分别为83.45%、0.70;并且得出合并疾患数目多少是血压控制与否的最关键因素,接下来依次是降压措施、体育锻炼与否、高血压分类、规律服药与否、情绪稳定与否、食用盐量。结论:(1)南昌市省属高校≥60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以1、2级高血压所占的比重较大,即以轻、中度为主;ISH者只占所有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三分之一;其高血压相关知识完全知晓率处于较低水平。(2)高血压的总控制率为48.7%,比全国一般人群明显偏高,但与某些发达城市社区相比略低;另50.0%以上者血压未得到控制,提示血压控制工作任重而远。(3)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相关因素中有意义的影响因素有12个;决策树分析有7个因素进入了该模型,即合并疾患数目多少是血压控制与否的首要(关键)因素,其次为降压措施、体育锻炼与否、高血压分类、规律服药与否、情绪稳定与否、食用盐量;该决策树模型对判断高血压控制与否的结果正确率较高,一致性较好。(4)利用高校“小社会”的各种优势,营造高血压预防和管理的良好环境;针对上述血压控制的影响因素做好以药物为主导的综合防控措施,推进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和群体的综合防控;加大该病防控工作的专项经费和设施投入等甚为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