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替福新通过激活AMPK信号通路抑制肝脏脂肪变性

来源 :南京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tk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指在非酒精性因素的影响下,过多的脂肪在肝脏中积聚造成的肝脏脂肪样变性。脂肪肝是全世界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慢性疾病之一。单纯的脂肪肝有着较好的预后,但是进一步发展会成为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炎会导致肝硬化和肝纤维化,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已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一系列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包括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压和血脂调节异常等。另外,肝脏脂肪积聚也会引起肝脏胰岛素抵抗,主要表现为肝脏葡萄糖生成增多,空腹血糖增高。近年来由于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流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在成人和儿童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因此预防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MPK)由催化的α亚基和调节的β、γ亚基构成,它是一种调节糖脂代谢的细胞能量感受器。抑制肿瘤的蛋白激酶LKB1(Liver kinase B1)和钙调蛋白依赖的蛋白激酶CaMKKβ均能促进AMPK Thr172位点的磷酸化,从而使其激活。肝脏的AMPK能够促进乙酰辅酶A氧化酶(ACC)磷酸化,从而使之失活,并增强脂肪酸氧化。AMPK还能抑制转录因子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抑制脂质合成基因脂肪酸合成酶(FAS)的表达,减少脂肪酸的合成。因此,AMPK是治疗肝脏脂肪变性和相关代谢性疾病的关键靶点,激活AMPK成为临床治疗相关疾病的重要选择。溶血卵磷脂(LPC)是一种参与人体各种代谢过程的重要的磷脂类物质。例如,血浆中的LPC将胆碱和脂肪酸运送到组织中。LPC通过激活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受体4(GLUT4)来增加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另外,LPC可以降低1型和2型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水平。在巨噬细胞中,LPC激活AMPK信号通路还具有抗炎作用。然而,LPC的半衰期很短,在体内极不稳定。合成的烷基磷脂类(alkylphospholipids)例如依地福新(edelfosine),米替福新(miltefosine)和哌立福新(perifosine)都是LPC的衍生物。作为这些合成的烷基磷脂类中的一种,米替福新已经用作治疗利什曼原虫的有效治疗方法。米替福新还具有抗肿瘤的作用,对于乳腺癌皮肤转移的局部治疗有着良好的治疗作用,然而,上述作用机制依然不清楚。有文献报道,肿瘤与糖脂代谢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联,并有研究显示,VEGF的抑制剂可以降低肥胖所诱导的小鼠肝脏组织的胰岛素抵抗(93)。米替福新是否与LPC一样可以激活AMPK信号通路以及米替福新对糖脂代谢有无影响尚不可知。本课题首次开展米替福新对肝脏脂肪变性和相关代谢性疾病的作用研究。我们用高脂饮食16周来造成小鼠的肥胖模型,然后分别将非肥胖小鼠和肥胖小鼠分为三组:对照组和米替福新处理组(2.5 mg/kg/d和5 mg/kg/d),这个剂量是常规治疗利什曼原虫剂量的十分之一左右。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米替福新能够减缓高脂所诱导的小鼠体重增加、胰岛素抵抗和肝脏脂肪病变。高脂饮食16周以后,小鼠的体重发生了明显的升高,并且产生了胰岛素抵抗,小鼠血脂水平明显升高,肝脏脂质沉积增多。给药4周以后,我们发现,高脂小鼠的体重水平又呈现下降趋势,并且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而普通饮食组小鼠的体重则没有明显的改变。随后,我们又检测了各组小鼠胰岛素抵抗的状况,结果显示,给予米替福新处理组小鼠的胰岛素抵抗状况发生了明显的改善,并且血脂水平发生了明显的降低。HE和油红染色的结果显示小鼠肝脏组织的脂质沉积明显减少。在此基础上我们发现,米替福新可以促进LKB1从胞核向胞质中转移,增加LKB1在Ser428位点的磷酸化,并且增加了 AMPK的活性。不管在体内还是体外,米替福新都能够激活AMPK及其下游信号通路。在体内试验中,米替福新处理组SREBP-1c和FAS表达均下调,肝脏的脂质积聚被明显地抑制,然而这些效应又会被AMPK的抑制剂复合物C所逆转,说明米替福新的降脂作用是依赖于AMPK的活性的。在体外实验中,米替福新可以增加AMPKα亚单位Thr-172位点的磷酸化,并呈现一定的时间依赖性。同时,ACC在Ser-79位点的磷酸化也增加,预示着ACC活性的降低。而同样地,这些效应均被会AMPK的抑制剂复合物C所抑制或者完全阻断。用30mM的高糖刺激原代肝脏细胞来诱导细胞的胰岛素抵抗,可见AMPK以及ACC的磷酸化水平同样会被抑制,并且原代肝脏细胞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含量会增高。而高糖所导致的AMPK信号通路的抑制和脂质积聚的效应均会被米替福新所逆转。而米替福新的这种降脂作用同样会被AMPK的抑制剂复合物C所阻断。这些实验结果提示,米替福新的降脂作用是通过激活AMPK信号通路所实现的。同时,米替福新可以下调肝脏组织巨噬细胞的浸润和炎症因子的释放水平。在巨噬细胞中,米替福新可以通过抑制NF-Kb信号通路降低LPS所引起的炎症因子的释放,而这也可能是通过激活巨噬细胞中的AMPK信号通路所实现的。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结果揭示,米替福新通过激活AMPK信号通路降低肝脏的脂质含量,从而拮抗高血糖和肝脏脂肪变性的发生。低剂量的米替福新可能是有效地治疗肥胖、胰岛素抵抗和肝脏脂肪变性的药物。
其他文献
药膳是中国传统餐饮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顾客饮食结构、满足顾客健康养生需求具有独特价值和作用。本文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提出创新性的产品设计,以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为了明确p27缺失对小鼠生长发育和骨形成的影响,我们比较分析了 WT和p27-/-小鼠的表型差异。结果显示:与WT小鼠相比,p27-/-小鼠体型、体重、胫骨骨密度、总胶原阳性面积和骨小梁容量均明显增加。通过HE、ALP组织化学和Ⅰ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明小梁骨成骨细胞数、ALP和Ⅰ型胶原阳性面积以及成骨细胞骨形成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在p27-/--小鼠均明显增加。TRAP组织化学染色发现破骨细胞面及
目的 利用全身辐照法构建稳定的小鼠异基因造血细胞移植(allo-HSCT)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模型,研究CHI3L1在小鼠aGVHD中的作用机制,探讨CHI3L1对Treg细胞分化及功能的影响。方法(1)C57BL/6(H-2b,♂)小鼠为供鼠,BALB/C(H-2d,早)小鼠为受鼠。30 只 SPF 级 BALB/C 小鼠分为 6 组,分别接受 6.5Gy、7.0Gy、7.5Gy、8
第一部分希氏束起搏安全性分析[目的]通过对符合起搏适应症的患者进行希氏束起搏(HBP),并进行阈值、感知等参数随访,观察希氏束起搏的近期安全性。[方法]2014年07月至2016年3月期间,根据ACC/AHA/HRS指南选择符合永久起搏适应症的患者进行HBP。在起搏时区分选择性HBP(S-HBP)及非选择性HBP(NS-HBP)。采用3830电极通过C315 His鞘进行希氏束起搏,同时植入右心室
研究背景:血管内皮细胞通过产生和释放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调节血管的功能和血供。内皮功能紊乱(endothelial dysfunction,ED)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糖尿病等。引起内皮功能障碍的因素有很多,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是氧化应激造成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增强。氧化应激造成的
软骨肉瘤是起源于骨组织的一种恶性肿瘤,是第二大常见的骨肿瘤,且对放化疗药物均不敏感。吡咯喹啉醌(PQQ)是一种可溶于水,并且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小分子物质,起初被作为酶的辅因子。PQQ与哺乳动物的健康关系密切,可以促进机体生长、生殖,对神经、心血管系统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最近研究表明,PQQ具有很好的抗肿瘤作用,对人肺腺癌、肝癌及脑癌等细胞系均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且其对正常细胞副作用较小,这使得PQ
研究背景和目的:近30年来,世界各地的梭状芽胞杆菌感染(CDI)率稳步上升,由于抗生素耐药菌株的出现,感染构成全球威胁。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为革兰阳性产芽孢厌氧杆菌,其本身没有侵袭性,部分产毒细菌通过分泌毒素A、毒素B以及二元毒素引起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结肠炎甚至致死性假膜性肠炎,统称为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C
第一部分门静脉结扎术促进梗阻性黄疽大鼠肝脏再生目的:建立大鼠梗阻性黄疸模型,探讨门静脉结扎术对梗阻性黄疸大鼠非结扎侧肝脏再生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对照组(C-Sham组)、梗阻性黄疸对照组(C-OJ组)和门静脉结扎组(PVL组)。C-Sham组仅游离大鼠肝左、中叶的胆管和门静脉,不做结扎和切断;C-OJ组通过结扎并切断大鼠肝左叶和中叶的胆管,建立梗阻性黄疽模型;PV
目的:华法林引起的心脏瓣膜钙化是临床上不容忽视的新不良反应,但目前对其机制的研究尚未被充分认识。本研究旨在探究一种新的蛋白——肽酶抑制蛋白PI16在华法林诱导的主动脉瓣瓣膜钙化病变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人的瓣膜组织中PI16的表达情况。体外分离培养猪的主动脉瓣膜间质细胞(AVICs),采用Ad-MCMV-PI16-HA-P2A-GFP腺病毒感染猪主
研究目的:急腹症是最常见的外科急症,目前在急腹症手术麻醉中最常用的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但在全身麻醉的时候肌松药的剂量较正常患者大;临床上也观察到在急腹症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手术时经常出现肌肉强直的现象,即使给予了肌松药也不能很好的松弛。这表明肌松药通过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不能完全阻断肌肉收缩,此时肌肉强直可能是由于细胞内钙超载所致的肌细胞不协调收缩引起,但对于急腹症下肌浆网功能和胞内钙水平变化的研究,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