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啤酒大麦(麦芽)的品质指标主要有籽粒蛋白质含量、麦芽浸出率、糖化力、库尔巴哈值、α—氨基氮等。这些品质指标多属数量性状,对环境反应敏感,相互关系错综复杂。β—淀粉酶等一些水解酶类与上述品质性状关系密切。醇溶蛋白作为大麦籽粒主要的储藏蛋白,其组分含量变化对麦芽品质有直接的影响。本文研究了籽粒蛋白质含量、醇溶蛋白组分含量、β—淀粉酶活性以及主要麦芽品质性状的基因型和环境变异及其对氮素营养和主要农艺措施的反应,并分析了醇溶蛋白组分与麦芽品质之间的关系。主要结果如下: 1.氮素营养对籽粒蛋白质和醇溶蛋白组分含量的影响及其与β—淀粉酶活性的关系 采用离体穗培养技术,在7种氮素水平下,选用两个籽粒大小、蛋白质含量有明显差异的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氮素、品种以及二者的互作对籽粒蛋白质和醇溶蛋白组分含量及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以及醇溶蛋白组分与β—淀粉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液中氮素浓度增加,籽粒蛋白质和醇溶蛋白组分含量及β—淀粉酶活性显著增加;籽粒蛋白质含量在氮素水平和品种间差异显著,但品种与氮素之间的互作效应不显著;醇溶蛋白组分含量和β—淀粉酶活性氮素水平及品种间差异显著,且二者的互作效应显著。相关分析表明,β—淀粉酶活性与籽粒蛋白质含量以及三种醇溶蛋白组分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而B/C醇溶蛋白比率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和β—淀粉酶活性呈显著的负相关。 2.氮肥运筹对籽粒蛋白质和醇溶蛋白组分含量的影响及其与β—淀粉酶活性的关系 氮肥用量显著影响籽粒蛋白质含量、B醇溶蛋白和C醇溶蛋白组分含量,而对D醇溶蛋白组分含量的影响不显著;随着氮肥用量增加,籽粒蛋白质含量、B醇溶蛋白和C醇溶蛋白组分含量显著增加,D醇溶蛋白组分含量增加相对较少。品种对籽粒蛋白质含量、C和D醇溶蛋白组分含量的影响要比氮肥用量大,而B醇溶蛋白组分含量的差异主要是由氮肥用量的差异引起的。氮肥用量显著影响千粒重和β—淀粉酶活性,而对产量的影响不显著;随着氮肥用量增加,千粒重和β—淀粉酶活性显著增加,而产量的变化相对较小。品种对千粒重和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要比氮肥用量大。 氮肥施用时期显著影响籽粒蛋白质含量、B醇溶蛋白和C醇溶蛋白组分含量,而对D醇溶蛋白组分含量的影响不显著;与前期施氮相比,后期施用氮肥显著增加籽粒蛋白质和三种醇溶蛋白组分的含量。品种对B、C醇溶蛋白含量的影响要比氮肥施用时期大,而籽粒蛋白质和D醇溶蛋白含量的差异主要是由氮肥施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