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大学的演变与发展,大学的职能也由单一化向多样化方向发展。现代大学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但随着大学职能的演变,大学的职能也产生了异化倾向。大学职能异化有三层内涵:一是指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开展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在现实的高等教育活动中逐步与其本职相背离;二是指本应为教学职能服务的科学研究职能,却逐步与教学相分离与分化,教学的基本职能地位逐步让位于科学研究;三是指由于社会发展的需求,大学被社会各子系统所牵制,使大学的职能得以扩张与分化,大学的教学职能进一步受到压缩与排挤,出现了忽视教学的严重危机。尽管大学职能异化是对大学本真的背离与扭曲,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但又要明确大学职能异化现象的产生实质上是合目的性的,它是高等教育与社会互动、博弈的必然结果。大学职能异化的现实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以职能为大学分类的标准,背离了大学的本质属性,割裂了知识兼具学术性与应用性的特征,造成大学职能定位错位和研究型大学建设的急功近利。另一方面,大学核心职能错位,实质上科研首位,大学“重科研轻教学”倾向严重。大学职能异化的本质可以从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三个方面进行阐释。从本体论视角来看,是大学的本质职能与其他职能错位发展;从价值论视角来看,是大学的应然职能与实然职能的过度偏离;从方法论视角来看,是大学的价值理性被工具理性所取代、所奴役。大学职能异化产生的原因不是单方面的,既有大学外部因素的影响,又有大学自身的问题,是大学内外部因素共同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外部因素看,大学职能异化首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现实的外部社会环境也为大学职能异化提供了丰沃的土壤;社会体制的不完善也是大学职能异化的重要外在因素。从大学内部因素来看,对大学本质认识的偏差、过度功利实用的大学办学理念、大学独立办学的基础不稳、大学内部管理制度的束缚与诱导等都是产生大学职能异化的重要原因。规避大学职能异化的对策:重新认识和理解大学的本质,明确大学是围绕高深知识开展活动的场所,是学术性与应用性的统一;以知识的特性和大学学科门类的多寡作为重构大学的分类标准,构建起纵横相结合的3×4分类组合方法;大学要坚持育人为本,回归教学本真,在办学中坚持以教师为本,教师工作以教学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学生以学习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