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汽车的车身板件多采用电阻点焊工艺进行焊接,为了能够保证车身结构的整体气密性,对于焊点之间的缝隙应进行焊接处理以获得密封性。国产汽车生产制造厂家多运用熔化极活性气体保护焊(Metal Active-gas Arc Welding,MAG)的技术来实现点焊焊点之间的缝隙焊接。传统焊接方式进行作业时无控制、粗犷式的热输入方式往往产生大量飞溅,严重损坏车身铝合金板材。同时,熔滴过渡时过大的短路电流会向熔池传入过多热量,引起车身铝合金板材多度受热变形。焊缝成型不均匀,局部可能出现烧穿、焊漏。有时需要对缝隙进行二次焊接,大幅度降低车身生产效率。基于以上生产加工实际情况,本文采用冷金属过渡焊接技术(Cold Metal Transfer,CMT)进行铝合金薄板对接形式的焊接。CMT冷金属过渡焊接工艺是一种新型的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接方式,相对于普通的焊接方式,CMT焊接的特点是热输入量更低、焊接过程无飞溅、熔滴过渡方式温和的特点。本文选取1mm厚度的6022牌号铝合金薄板作为母材,以直径Φ=1.2 mm ER4043铝硅焊丝作为焊接的焊缝填充材料,来研究CMT铝合金板件的对接焊接性。通过单因素水平对比试验,研究了主要的焊接参数:送丝速度、弧长修正系数、焊接速度对焊接接头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影响。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蔡斯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微观形貌;采用能谱扫描仪分析接头成分组成;通过万能拉伸试验机,和显微硬度仪确定了焊缝熔合区,热影响区(HAZ,Heat-affected Zone)的范围。1.试验表明,铝合金薄板CMT焊缝表面成型均匀,没有明显的可见缺陷,焊后母材平整几乎无变形,焊缝熔合区域组织致密。2.铝合金薄板对接焊缝成型良好。母材硬度高于焊缝区硬度,铝合金薄板对接接头截面不同位置的显微硬度结果的峰值标示了热影响区的范围。对接接头的拉伸强度比焊接母材低20%,观察拉伸试验断口,主要为热影响区HAZ韧断模式。3.焊缝宏观形貌参数主要包括熔深、熔宽和深宽比。焊缝宏观形貌参数与焊丝输送速度、弧长修正系数成正相关,与焊枪行走速度数值成负相关。焊接送丝速度、弧长修正系数和焊接速度共同决定了焊接线能量大小。4.冷金属过渡焊接工艺(CMT)代替传统焊接方式,铝合金薄板焊接接头的宏观成型和力学性能达到要求。经过试验数据统计分析,得到6022牌号1mm铝合金薄板CMT焊接的最佳工艺参数:送丝速度为8m/min.、弧长修正系数为5%、焊接速度为540mm/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