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大学生游泳训练受场地、器材及师资力量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训练效果一直不理想,尤其是训练理念及方法的滞后严重制约了训练科学化程度的提升。革新训练方法,引入符合游泳项目特点及大学生游泳训练实际情况的训练方法,是当前高校游泳训练亟待解决的问题。间歇训练法是运动训练众多训练方法的一种,目前在田径项目训练中运用非常广泛,被证明是一种能有效改善训练效果、提高运动员运动能力的训练方法。在高校游泳运动中,间歇训练法的开展不乐观,推动间歇训练法在大学生游泳运动员训练中的运用,可能是改善训练效果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与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参照近年来国内外游泳中间歇训练法的成果,结合高校大学生游泳运动员的实际情况,选择广东省大学生游泳训练队的20名大学生(皆为男生)游泳运动员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为期8周的专项训练,对照组采用传统训练方法、实验组采用间歇训练法,实验前后进行生理生化指标、专项身体素质、运动技术及运动成绩的测量与比较,以探讨间歇训练法对改善大学生游泳运动员训练效果的影响,为大学生游泳训练中间歇训练法的推广提供参考和依据,旨在探讨一种能有效改善、提高大学生游泳运动员专项水平的训练方法。结果显示,实验前两组大学生的生理生化指标、专项身体素质、专项技术与运动成绩皆没有显著差异,为期8周的训练结束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大学生的上述四方面的测试内容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部分指标与实验前相比有显著差异,但实验组大学生在测试指标的提升幅度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说明,游泳运动项目自身的特点决定了间歇训练法非常适合在运动训练中应用,而大学生游泳运动员的特点也决定了间歇训练法的应用是可行的。通过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大学生运动员生理生化指标、专项身体素质、专项技术与专项运动成绩的比较显示,间歇训练法能够改善大学生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功能,提高大学生的专项身体素质,改善专项技术并提高其运动成绩。建议在今后的训练中逐步采用间歇训练法开展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