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补肾消癥通络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研究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liug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主要是免疫炎症损伤介导,原发于肾小球的一组疾病。大多数隐匿起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多种多样,病情迁延,难以治愈,并呈缓慢进展,最终成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我国成年人群中CKD的患病率为10.8%,而CKD的知晓率仅为患病人群的12.5%。慢性肾炎占终末期肾脏病的64.1%,故对本病的治疗非常重要。西医对本病的治疗是以对症治疗为主,目前尚无较好的治疗手段。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因此如何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对保护肾功能、延缓肾功能减退尤为重要。目的:本研究样本来源于十二五“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中“吕仁和肾络微型癥瘕辨证方法传承研究”中的临床研究病例。在“三型四候”辨证方法结合“肾络瘢瘕”理论的指导下,以益气补肾、消癥通络法治疗早期慢性肾脏病,观察此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的54例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各27例。暴露组予以益气补肾、消癥通络法(基本方:黄芪、当归、灵芝、制何首乌、川牛膝、川芎、丹参、三七、络石藤、鬼箭羽、牛蒡子、连翘、夏枯草、石韦)治疗,西医予以对症治疗,疗程6个月。非暴露组除本方法以外的其他治疗方法均可,疗程6个月。观察肾小球滤过率血肌酐、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蛋白定性、中医症候积分等,使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结果:1、暴露组病例肾小球滤过率治疗6个月与入组相比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02<0.05);非暴露组病例肾小球滤过率治疗6个月与入组相比无明显变化。2、暴露组病例血肌酐治疗6个月与入组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02<0.05);非暴露组病例血肌酐治疗6个月与入组相比略有上升。3、暴露组病例24小时尿蛋白定量治疗6个月与入组相比下降,差异显著(P=0.004<0.05);非暴露组病例24小时尿蛋白定量治疗6个月与入组相比略有下降。4、暴露组病例尿蛋白定性治疗6个月与入组相比下降,差异显著(P=0.011<0.05);非暴露组病例尿蛋白定性治疗6个月与入组相比略有下降。5、暴露组病例中医症候积分治疗6个月与入组相比减少,差异显著(P=0.02<0.05)。6、综合疗效分析:暴露组病例治疗6个月总有效率为88.9%,非暴露组病例治疗6个月总有效率59.3%,暴露组优于非暴露组。结论:1、用益气补肾、消癥通络法治疗慢性肾炎,可以升高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血肌酐,改善肾功能。2、用益气补肾、消癥通络法治疗慢性肾炎,能够减少患者的蛋白尿。3、用益气补肾、消癥通络法治疗慢性肾炎,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4、用益气补肾、消癥通络法治疗慢性肾炎,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清肝祛湿颗粒中药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降压效果和降压特点,检测清肝祛湿颗粒干预SHR大鼠后的代谢模式和血浆代谢产物,确定出能判别各组大鼠之间存在差异的生物
心脑血管疾病是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所有疾病中都位于前列。其急性发病过程具有发作突然、症状危急、愈后差等特点;而慢性发病过程则需要长期的药物控制,
采用POSS杂化聚丙烯酰胺(PAM-co-OVPOSS)和聚丙烯酰胺(PAM)为交联剂,分别与PU作用形成交联网络结构,制备PAM/PU和PAM-co-OVPOSS/PU复合水凝胶。通过对比分析,详细探讨分子结
就近入学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基本政策,其根本宗旨在于保障儿童、少年的就学权利,是对政府行为做出的必要规范,但并非学生及其家长必须履行的责任,或必须作出的行为。义务教育阶
素质教育思想富含人性教育因素。与人性结构相对应,人的自然潜能、社会潜能、精神潜能的综合开发,标志着青少年“人性”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完整结构的人性之光辉,是素质教育
文章阐述了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要正确处理好实体经济与非实体经济的关系;引导社会形成正确的经济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大力发展农业
公务员绩效考核作为一种管理手段,非常有利于机关工作人员的管理。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新时期我国要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基层政府、基层公务员和人民群众有着最为亲密
目的:探寻《伤寒论》六经运行模式,寻找人体阴阳气机运行规律以及营卫津液的关系,探寻干燥综合征疾病发生发展的普遍规律,并探寻与六经理论的内在联系,以期为干燥综合征的临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文献搜集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医古代医著中痿证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系统的整理中医古籍中痿证相关的方剂,归纳总结不同证型下痿证方剂的组方特点,以
论文以“热红外高光谱矿化蚀变矿物提取方法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为依托,开展了基于热红外高光谱(TASI)数据的岩性识别方法研究。分别采用光谱匹配法、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