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康德以来,随着美学追问方式由美是什么转变为审美如何,现代美学登上历史舞台。追问方式变化的背后是对美的理解的根本性转变,美由传统的作为实体的属性,翻转为作为主体的某种能力,把美的根基落实在人身上,突出主体在审美中的作用是现代美学最根本性的特质。形而上学是建立在主体基础上的理论样式。随着现代哲学拒斥形而上学,其实体论、二元论、理性至上等构成质素纷纷成为口诛笔伐的标的,而同样建基在人身上的现代美学恰恰在理论品质上能够克服上述形而上学的种种弊端,并在现代美学的展开过程中彰显出存在论和价值论维度的形而上学,现代美学以自己的方式承担起形而上学追求超越的任务。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美学的蓬勃发展,美学逐渐渗透进各门学科,俨然成为诸学科的共同质素,再现形而上学曾经的“第一哲学”风采,甚至有人说,美学成为了形而上学的“避难所”,成为现代形式的形而上学。其实,形而上学与美学具有根本上的关联性。一则两者共同建基在人的基础上二则两者都具有超越性追求,只不过形而上学借助理性概念在逻辑空间中超越,而美学借助非理性在现实中超越。美学在追求超越性方面拥有优于形而上学之处,一是美学天然与感性接壤,易于注入现实的活性,体现为现代美学主体的不断跃迁,而形而上学相对呈现惰性,固化的理论体系阻碍了形而上学对历史的现实关怀。因此,美学比形而上学更易与现实和解,这对于当今时代精神向现实、感性的走向更具亲和性;二是美学天然具有超越形而上学实体论、二元论的理论优势,所以现代美学可以在抛弃传统形而上学的负资产后,轻松展现现代形而上学的新面貌,尤其继承了形而上学存在论和价值论的艺术哲学的理论样式可以作为形而上学现代反思的重要参考。马克思的人类解放思想和现代美学视域下的形而上学都追求人的自由,两者在旨趣上殊为一致。现代美学视域下的形而上学价值丰富了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提示和强化了在美学和艺术领域中的形而上学对于人类解放的意义。基于以上构思,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从美学的现代转向引出形而上学问题,重点梳理国内外学术界在形而上学与美学关联问题上的研究现状,进而提出本文的工作目标;第二章通过对传统美学的反思,勾勒出现代美学视域的内涵,论述现代美学视域下的形而上学表现和形而上学美学主体的生成;第三章分析现代美学与形而上学的一体化前提,指出两者建基的人性基础,重点分析形而上学对美学的构型;第四章进行现代美学视域下的形而上学反思,通过对现代美学趋势的分析,反思形而上学的现代重构,重点论述作为形而上学未来的艺术哲学;第五章主要论述现代美学视域下形而上学价值对马克思“人类解放”的启发意义。形而上学作为西方哲学的核心已经内化到西方思想的根脉之中,它以概念、语言和认识等方式层层堆积,构成一个无法躲避的传统。作为西方哲学精髓的形而上学不会退出历史舞台,柏拉图两千年前就曾断言“形而上学乃是人的本性”,康德认为形而上学是“人类理性的一种自然倾向”,形而上学与人的本性具有一体性,在现时代,作为有限者的人需要倾听时代风潮,不断开显出形而上学新的表达方式和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