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解结合多菌种对枸杞饮料发酵过程中发酵特性的影响研究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zhonghua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消费者越来越青睐乳酸发酵食品,因为乳酸发酵食品具有营养保健作用。枸杞作为传统的药食同源食品,对枸杞的深加工利用一直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重点。目前,枸杞的前处理以单一的酶解处理为主,对超声波辅助酶解处理和复合酶解处理枸杞的研究比较少。又因为枸杞本身风味不悦人,而发酵在改善产品的口感,风味上具有很大的优势。故此利用酶解结合微生物应用于枸杞饮料的开发上。进而研究枸杞饮料发酵过程中的主要成分变化和抗氧化活性,以期为开发新型枸杞发酵饮料提供理论依据。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超声波协同双酶酶解枸杞汁的PB试验结合响应面法优化研究。以枸杞为原料,以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的比例、酶解温度、酶解时间、料水比、酶添加量为因素进行试验,出汁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结果上,应用PB试验筛选出对枸杞汁出汁率影响较大的3个因素:温度、时间、酶添加量为响应面模型设计的考察变量。结合BBD设计-响应面法,优选出枸杞汁最佳酶解工艺为: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60 min,酶添加量为1.6%,在此条件下测得枸杞汁平均的出汁率为96.477%。(2)不同乳酸菌对发酵枸杞饮料的主要成分动态变化研究。对植物乳杆菌、鼠李乳糖杆菌、嗜热乳杆菌三菌株进行了活化,并对其生长曲线和产酸能力及耐酸耐胆盐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三株菌分别在12h、10h、8h进入稳定生长期;12h后三菌株产酸变化平缓,嗜热乳杆菌的pH值维持在4.5左右,植物乳杆菌和鼠李乳糖杆菌的pH值维持在3.7左右;三菌株耐酸能力比较好,耐胆盐能力较强。以无发酵剂的枸杞汁作为对照组,单一和复合菌种发酵的枸杞饮料为实验组,分析了枸杞饮料发酵过程中主要成分的动态变化,主要测定指标有还原糖、pH值、总酸、挥发性化合物。(3)基于均匀设计和主成分分析对枸杞饮料发酵的工艺优化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与均匀设计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枸杞饮料发酵的加工工艺进行优化。把总酚、总糖、总酸、类胡萝卜素四个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决定第1主成分大小的主要指标是类胡萝卜素、总糖;决定第2主成分大小的主要指标是总酸、总酚。通过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优选出发酵最佳工艺为:接菌量X1为2.5%,发酵温度X2为30℃,发酵时间X3为40h。(4)不同发酵方式过程中枸杞饮料的主要成分分析与抗氧化活性变化研究。通过研究乳酸菌和酵母菌分别发酵各产物含量变化规律,探讨乳酸菌和酵母菌混合发酵枸杞饮料和先乳酸菌发酵再酵母菌发酵枸杞饮料过程中的主要成分变化和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进而运用SPSS软件进行抗氧化活性与主要成分的相关性分析,探究相关程度,同时建立回归模型。结果表明:2种不同发酵方式过程中枸杞饮料的主要成分变化和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只是先乳酸菌发酵再酵母菌发酵方式下枸杞饮料的主要成分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含量均高于乳酸菌和酵母菌混合发酵枸杞饮料。枸杞饮料在发酵过程中一些营养成分可能会被损失掉,但枸杞发酵饮料的抗氧化活性还是比较高的。结果显示枸杞发酵饮料的主要成分总酚和总黄酮与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均呈现显著性正相关,与超氧自由基清除率呈现显著性负相关。经发酵后,枸杞发酵饮料的挥发性物质种类明显有所提高,主要增加是醇类和酯类。
其他文献
小说是语言艺术,电影是视听艺术,它们使用不同的艺术媒介来叙事和表意。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被改编成了同名故事片,后者在表现形式和主旨思想上也与原作形成了很大差别
近年来,空调水系统变流量控制在城市轨道交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优化控制算法,设计空调水系统节能控制系统,降耗提效成为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关键技术研究领域热点。由于空调系统
本文以城市作为和合文化的研究对象。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充满着各种矛盾,又总是在不断地解决矛盾。水与火的矛盾,集聚与反集聚的矛盾,环境保护与污染
甘蔗是世界上重要的糖料作物,所生产的蔗糖占世界食糖总产的80%以上。甘蔗属于无性繁殖多年生作物,靠茎节上的腋芽繁殖,生产实践表明腋芽萌动是影响甘蔗出苗、宿根发株,进而
<正>一、基于级联神经网络的投资规模精准测算与分析体系建设背景(一)内外部新形势要求1.国家改革形势要求当前,国内经济发展处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为保持经济
会议
近年来温室气体问题导致的极端气候事件和全球变暖等成为了公众和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为缓解全球变暖等趋势,世界各国展开了一系列的碳减排行动。在不影响能源需求和经济增长
自2013年运营商获得4G牌照,LTE网络的建设逐步成熟.自2019年5G牌照发放,万物互联时代即将到来。不断爆发的通信流量和新型业务需求迫使4G移动通信深度延伸,虽然5G网络建设已初具规模,随着3G网络逐步关闭,4G网络仍是保证网络覆盖的基础。发展的同时也带来压力,4G-LTE网络的覆盖规模不断扩大,用户对网络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室外、室内、高层、地库随处都需要高质量的保证用户体验。抢占市场的资
<正>1回转窑筒体辐射热利用改造我公司响应国家环保要求,利用回转窑筒体辐射热对水进行加热用于职工洗浴,代替过去燃煤锅炉的加热方式。本次改造的辐射热利用水路分为两路,如
内隐学习,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认知领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已有研究成果发现,其具有强大的抗干扰性、稳定性,能够避免受到机能障碍和机能失调的影响。本论文以240名内蒙古鄂
随着蜂窝移动网络的不断发展,手机的普及率越来越高,终端中的各种业务已经充分融入了人们的生活。绝大部分用户都会随身携带手机,这给用户定位提供的便利,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定位类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因此基于蜂窝移动网络定位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 LTE网络下基于MR数据的目标用户定位追踪系统,根据目标用户的移动台标示号来定位出用户位置信息,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研究了基于MR数据的用户定位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