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伴互动(Sprachentandem)是以学习自主原则和互惠原则为特征的交际和外语学习情境。随着中德高校的国际交流日益增进,两国大学生与留学生互结语伴,见面并学习交流对方语言、文化的机会日渐增多。成年学习者的动机则对其参与并保持语伴互动的决策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将中德学习者参与语伴互动的动机作为研究主题,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将学习者的语伴参与理解为与成就相关的任务选择。以此为切入点,将语伴互动的参与决策动因与埃克尔斯等人提出的现代期待—价值理论进行整合,致力于贴近中德学习者主观视角,研究其对语伴互动赋予的主观任务价值。具体的研究问题是:受访学习者对参与中德语伴互动赋予了哪些实用、个人和内在价值。本文选择质性研究方法,采取了片段访谈法(episodisches Interview)获取语伴互动参与者的主观经验和看法,并使用纪实方法(dokumentarische Methode)进行了数据分析。研究对象为身处中德多所高校、合作时间长于三个月的五对(共十位)中德语伴。本文对研究成果的呈现分别从实用、个人和内在价值这三个任务价值维度展开,对每一个维度提炼出了两个参考类别,即“内容/任务”和“氛围/关系”。前者指与语伴互动内容相关的价值信念,后者包括了受访者对语伴互动氛围和语伴关系的感知与描述。研究表明:(1)受访中德学习者普遍对语伴互动参与赋予了实用、个人和内在三个层面的任务价值;(2)受访者的语伴互动参与价值信念与语伴互动的内容/任务和氛围/关系这两方面有关;(3)其在语伴互动中的具体实践也受到了任务价值信念的指导。其中,实用价值是语伴互动参与价值信念中最重要的层面。语伴互动内容的实用价值信念主要涉及其对语言学习和跨文化学习的帮助。受访者对语言学习的期待体现个体差异,包括体验与母语者的交流对话,测试和检验自身外语会话能力,以及寻求课堂预复习和应试方面的辅导。可见,语伴学习和语言课程均为学习者外语学习的组成部分。在跨文化学习方面,受访者认为,在语伴互动中进行跨文化交际、处理和克服跨文化交际障碍、体验和讨论文化异同并以此培养跨文化敏感度、优化文化适应具有实用价值。语伴互动的个人价值在于,语伴经验有助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为留学归国者延续与对象国语言和文化的联系,并促进对个人有重要价值的话题讨论。此外,与语伴的接触本身、对其提供的帮助以及双方了解的加深也对受访者的个人身份认同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受访者在描述语伴关系认知和期待时普遍使用的“外国朋友”概念,本文进行了额外的梳理。语伴互动的内在价值一方面扎根于参与者对语言学习和文化的兴趣,另一方面强调了轻松、偷悦、有助于学习的语伴互动氛围体验。随着语伴双方关系的深入,轻松的氛围逐渐形成,并为语言学习提供了有利环境。受访者期望的语伴互动氛围具有轻松、愉悦、学习导向的特征。语伴互动氛围与参与者双方的好感有一定关系,参与者亦重视语伴友谊。此外,受访者认为,自主及相互消除会话压力和恐惧、开放态度和相互尊重是促进学习和互动的有利条件。简而言之,从受访者的角度来看,语伴互动的实用、个人和内在价值都很重要,能推动其与语伴的接触,并作出持续互动的决策。本论文对研究结果的讨论基于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语伴互动的价值信念和学习者特征:本实证研究得出的语伴互动参与的积极价值信念与学习者的语伴互动参与决策动机正相关,这与埃克尔斯等人的现代期望-价值理论假设一致。具体而言,参与者对语伴互动的期望和价值信念以其实际生活和学习中的差异体验和行动目标为导向。基于此,有效的语伴互动以参与者广义上的学习自主性为前提,即学习者应为其在各个生活领域的学习负责,敏锐感知自身的差异体验,有意识地进行反思,并寻求适合处理该学习问题的学习场景;(2)语伴互动的互惠原则:语伴互动的互惠原则可以从参与者互相得利扩展为互相实现所期望的任务价值。其中,互惠的标准并非双方收获的量化一致,而指提供有效、主动帮助的双向性;(3)语伴互动学习潜力的形成过程:语伴互动的语言学习潜力不仅存在于学习者与母语者的会话情境中,学习者也可以利用语伴互动加深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发现自身的知识漏洞和不足,并通过合作处理语言和文化因素导致的交际问题扩充自身的认知。在跨文化学习方面,受访学习者基于自身社会、文化和学业差异体验,强调了个人对进行视角转换的情感动机。其中,正在留学的语伴学习者积极优化自身文化适应,试图与本地语伴探讨留学生活中不理解的陌异行为。在一般的讨论中,本国学生亦可能提及外国人很难接触到的本土文化现象,此时外国学习者出于兴趣,可以进行追问。不论是前者这样具有针对性的讨论,还是后者所描述的即兴追问和解释,均能激活语伴之间对特定文化现象的视角转换;(4)语伴互动学习潜力的激活条件:一方面,语言学习者/留学生应当准确定义自身希望处理的学习问题,另一方面,母语者/本地学生应具有理解和解释该学习问题的能力,或致力于为之学习,并在日后的语伴互动中进行传授。此外,受访参与者所期望的轻松、学习导向的语伴互动氛围亦是激活学习潜力的重要条件。在语伴互动实践和相关咨询服务中,应重视语伴参与者对交际问题的敏感度、关注其人际关系能力和学习自主性的培养。此外,还应建议语伴互动参与者及有兴趣参加语伴互动的学习者开放地讨论个人期望的语伴互动任务和能完成的帮助内容,从而保证语伴互动的互惠互利。综上所述,本文所呈现的中德语伴互动积极任务价值信念研究使用质性研究方法,不仅对学习者语伴参与决策的动因进行了探究,亦通过讨论丰富了对语伴学习潜力形成和激活条件的认识,从而为语伴参与者如何提高收获、帮助对方提供建议,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该领域的研究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