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配电网是高压电网与用户之间联系的纽带,设备数量众多,网架联络复杂。论文以配电网供电单元接线组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配电网网架结构,在此基础上开展接线组负荷转供分析与可靠性计算应用研究。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从图论角度分析配电网网架拓扑,介绍网架拓扑信息的存储和拓扑结构的遍历,进而介绍中压配电网典型供电结构及不同的供电方式和故障恢复模式。最后介绍配电网计算数据预处理,为配电网负荷转供和可靠性分析的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配电网是高压电网与用户之间联系的纽带,设备数量众多,网架联络复杂。论文以配电网供电单元接线组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配电网网架结构,在此基础上开展接线组负荷转供分析与可靠性计算应用研究。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从图论角度分析配电网网架拓扑,介绍网架拓扑信息的存储和拓扑结构的遍历,进而介绍中压配电网典型供电结构及不同的供电方式和故障恢复模式。最后介绍配电网计算数据预处理,为配电网负荷转供和可靠性分析的开展奠定基础。(2)模拟多场景故障,确定停电区域,利用NSGA-Ⅱ算法实现高效的负荷转供路径搜索。采用基于环路的实数编码削减不可行解,并结合快速非支配排序优选转供方案,最后通过精英策略,扩大采样空间,使寻优过程在解空间分布较为均衡。(3)提出基于贪心思想的配电网双阶段负荷转供分析方法,建立以负荷恢复量最大的寻优阶段模型和多目标运行类指标的优化阶段模型。针对非全容量转供,提出启发式切负荷策略和基于二进制标记法的切负荷策略,并与NSGA-Ⅱ算法结合计算最优转供路径。(4)提出配电网供电馈线寻找最小路径的简便算法,在最小路法基础上新增容量判断和转供路径判断计算可靠性指标,进一步的,将负荷转供的切负荷策略结果与最小路法进行结合。最后采用泰州市配电网某接线组测试算例,将NSGA-Ⅱ算法运用于多场景故障负荷转供分析,并考虑非全容量转供下的切负荷策略,计算出转供方案。以最小路法为基础,比较几种可靠性算法之间指标计算的精准度,验证算法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随着风力发电产业势如破竹的发展,世界各国的风电装机数量和容量得到了快速提升。但实际运行的风电机组总存在一定的故障率,如因风电机组系统故障导致不能正常并网发电,则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叶轮故障是风电机组中发生概率较高的故障之一,如果能够在叶轮故障产生的早期发现并及时维护,不仅可降低风电机组的故障率和减少维修费用,而且可以延长风力发电机年发电时间和使用寿命,从而大幅降低风电的成本,这对推动风电平价上网
电网调度工作肩负着实现电网安全、优质、经济运行的重要责任,在确保电网安全运行的前提下,提高电网运行的精益性水平,是当前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的理论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电力调度的事前计划安排和事中实时控制环节,但是,随着电网规模不断扩大,运行特性日趋复杂,电网运行控制难度加大,缺乏客观评价电网运行情况的有效事后评估手段;另外,对于电网运行指标的变化规律、异常指标的定位及原因分析,缺乏自动化、智能化的
随着电力系统中可再生能源比例和电力电子设备比例的不断提高,即表现出“双高”特性,并网逆变器与电网动态交互引发的宽频谐振及谐波稳定性问题日益凸显。基于同步旋转坐标系下频域小信号模型的dq阻抗法是研究三相逆变并网系统宽频谐波谐振的有效工具。为解决已有的逆变器dq阻抗建模方法及阻抗模型在并网稳定性研究中应用存在的问题,论文在并网逆变器黑箱阻抗建模的基础上开展了稳定性分析、阻抗的白箱化建模、阻抗定向重塑等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由于其模块化和可扩展性而显示出极其重要的工程应用前景。MMC的子模块(Sub-Module,SM)包含大量功率设备,使MMC的每个子模块都可能成为故障点,这可能会使MMC中的电压和电流失真,甚至在严重的情况下甚至损坏MMC。因此MMC可靠性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热点,而研究MMC子模块故障特征提取与实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