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网逆变器DQ阻抗模型的建立方法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bt0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力系统中可再生能源比例和电力电子设备比例的不断提高,即表现出“双高”特性,并网逆变器与电网动态交互引发的宽频谐振及谐波稳定性问题日益凸显。基于同步旋转坐标系下频域小信号模型的dq阻抗法是研究三相逆变并网系统宽频谐波谐振的有效工具。为解决已有的逆变器dq阻抗建模方法及阻抗模型在并网稳定性研究中应用存在的问题,论文在并网逆变器黑箱阻抗建模的基础上开展了稳定性分析、阻抗的白箱化建模、阻抗定向重塑等方面的研究。首先,针对单输入-单输出阻抗模型精度不足的问题,论文依次建立了滤波电路、正负序分离、锁相环等逆变器内部关键物理环节的多输入-多输出小信号模型,进而构建并网逆变器的dq阻抗模型。先将逆变器阻抗视为黑箱模型,对比分析了不同控制方法、控制参数、稳定工作点下的逆变器dq阻抗建模结果。进一步地,论文研究了基于abc坐标系扰动注入的dq阻抗测试方法,Simulink仿真和RTDS硬件在环实验平台的阻抗测试验证了阻抗建模方法及模型的正确性。接着,针对多输入-多输出系统频域稳定判据及其衍生方法物理意义不足的问题,论文将并网逆变器的dq阻抗模型应用于并网系统的小信号建模及其等效电路的构建,为后续的稳定性分析奠定具有物理意义的模型基础;进一步地,针对基于等效谐振参数的稳定判据适用性受限的问题,论文将频域法与时域法融合,首次提出一种结合阻抗比和阻尼特征的谐波谐振稳定性分析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不同功率因数下的并网系统稳定性分析,与其他稳定性分析方法的理论分析结果、Simulink仿真结果和RTDS平台稳定性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了该稳定性分析方法的有效性。然后,针对多输出-多输出的黑箱模型与内部物理环节联系弱的问题,论文首次在并网逆变器全阶小信号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分支导纳的定义,分支导纳中的有功导纳和无功导纳有助于分析稳定工作点对逆变器阻抗和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机理;论文还研究了减少矩阵运算和耦合项的阻抗降阶模型建立方法,获得的简化逆变器阻抗模型中各项具有独立表达式,直接地揭示了内部关键物理环节和dq阻抗各项之间的联系,推动原黑箱阻抗模型向白箱化方向发展,有利于指导逆变器阻抗重塑。最后,针对并网系统稳定性提升研究中dq阻抗缺乏设计导向的问题,论文提出了波特图平面上逆变器dq阻抗非理想区的定义方法,并指出阻抗定向重塑的目标为减少逆变器阻抗与非理想区的交截;进一步地,论文将白箱化阻抗模型揭示的物理规律用于指导控制结构改进和参数优化,关于电网电压前馈、锁相环、电流环控制策略修改的频域理论分析和时域仿真结果具有一致性。论文开展的阻抗模型建立方法及模型应用研究有效地增强了dq阻抗的物理意义和阻抗稳定性分析方法的设计指导性。
其他文献
为了应对能源危机并解决环境问题,以风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由于风电具有的不确定性与波动性,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调度会产生较大的影响。随着风电装机容量逐年不断增加,对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精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风电功率预测与风力发电系统优化控制可以有效减弱风电带来的不确定性,保障风力发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并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使用基于随机森林的迭代填充算法对风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新能源的发展势在必行,风电装机容量逐年上升。然而,大量风机机组并网增加了系统发生次同步振荡的风险,严重威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风电外送系统的次同步振荡(SSO)现象具有频率时变的特性,而受制于建模精度及控制器本身参数结构的固定性,传统的附加阻尼控制器(SSDC)可能存在适应性不强的问题。因此需要设计具有宽适应性的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本文围绕风电外送系统的次同步振荡自适
随着现代电力系统趋向于规模化、多元化、复杂化方向发展,人们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最优潮流(Optimal Power Flow,OPF)是同时考虑电力系统安全性和经济性的重要分析工具,在经济调度、安全运行、电网规划、可靠性分析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全网统一分析的背景下,为了满足电力系统在调控运行等实时场景中对计算速度的需求,开发一个高效、准确的最优潮流计算方案成为了重要的研究
虚拟电厂可以实现各种分散化资源的灵活协调调度和管理,同时可以实现多种能源的互联互通、转换利用、协同优化,从而有效提高区域综合能效水平、减少环境污染,也逐渐成为应对中国发展进程中高能耗、高污染等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然而,目前在虚拟电厂的综合能效评价和运行规划方法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故本文研究了考虑综合能效的虚拟电厂运行规划策略,具体内容如下:(1)针对虚拟电厂综合能效提
随着风力发电产业势如破竹的发展,世界各国的风电装机数量和容量得到了快速提升。但实际运行的风电机组总存在一定的故障率,如因风电机组系统故障导致不能正常并网发电,则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叶轮故障是风电机组中发生概率较高的故障之一,如果能够在叶轮故障产生的早期发现并及时维护,不仅可降低风电机组的故障率和减少维修费用,而且可以延长风力发电机年发电时间和使用寿命,从而大幅降低风电的成本,这对推动风电平价上网
学位
电网调度工作肩负着实现电网安全、优质、经济运行的重要责任,在确保电网安全运行的前提下,提高电网运行的精益性水平,是当前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的理论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电力调度的事前计划安排和事中实时控制环节,但是,随着电网规模不断扩大,运行特性日趋复杂,电网运行控制难度加大,缺乏客观评价电网运行情况的有效事后评估手段;另外,对于电网运行指标的变化规律、异常指标的定位及原因分析,缺乏自动化、智能化的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