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也在不断深入进行。2017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2017版)”),旨在强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着力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新课标的颁布使得一线教师面临着新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和趋势下,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探寻更为有效的教学策略,充分落实新课改理念;同时新课标倡导以学习为中心的教与学关系。体验式学习理念的核心是强调学生的亲身参与以及体验之后的感悟,期间伴随着知识、技能、情感的获得,为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提供可能。因此,如何将体验式学习理念有效的应用到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基于体验式学习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目的是为教师提供一套可参考的教学方案,促进学生的学习体验程度,规范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在研究期间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结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2017版)和大量文献资料,提出了本研究课题;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和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详细分析和阐述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继而提出相应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其次,利用问卷调查法对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上体验式学习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并使用SPSS.2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揭示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进行归因分析,从而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依据。再次,依据本文提出的教学策略和相关理论基础,结合新课标(2017版),构建了基于体验式学习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第一,要满足创造友好学习空间、促进教师角色转变和优化教学评价体系三个基本要求;第二,在教学准备时,提出要结合新课标(2017版)确定体验学习内容和体验学习目标;第三,在课堂教学时要给予相应的教学指导策略,并且依照创设体验环境、引导亲身体验、组织交流协作、指导评价反馈四个阶段进行教学实施;第四,提出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即表现性评价的教学评价策略。最后,结合新教材《必修1:数据与计算》和《必修2:信息系统与社会》中与体验式学习相通的部分内容进行了案例设计和实践,从中选取主题内容三的教学案例进行展示分析,最后并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检验其实施效果。教学实践结果证明,基于体验式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协作交流、实践操作、观察反思、创新意识等能力,还可改善与教师和其他学习伙伴的关系。因此,将基于体验式学习的教学策略引入到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上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