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舞剧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既有舞,又有乐,而与舞紧密结合的乐,是西方音乐领域的重要形式之一。西方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至歌、舞、诗为一体的古希腊时期,经过数百年的历史演进与专业分划,既有纯器乐的表演形式,也有与舞台艺术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后者细化为诸如歌剧、舞剧等艺术体裁。在西方音乐史上,不乏优秀的舞剧作品,它们在舞台设计、舞蹈动作、表演、剧本与音乐等方面均拥有很高的艺术水准,在世界范围内长演不衰。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作品凭借其出色的音乐创作而独树一帜,甚至超越了舞台艺术而被载入史册,成为经典的纯音乐作品。本文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三角帽》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作品之一。20世纪西班牙作曲家法雅创作的《三角帽》是一部杰出的芭蕾舞剧,与同一时期俄国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的(Igor Feodrovich Stravinsky,1882-1971)《火鸟》、《春之祭》、《彼得鲁什卡》等,并肩位于20世纪经典舞剧之列。与后者不同,法雅的《三角帽》并没有刻意追求大胆、刺激的音响,而是使用了朴素而实用的创作技法,并且在融合西班牙民族民间音乐与德奥艺术音乐创作技术方面作了成功的尝试,是举世公认的经典芭蕾舞剧音乐之一;不仅艺术水准高、传播范围广,而且至今长盛不衰,尤其是在表现民族音乐风格方面,对于追求管弦乐民族化的各民族作曲家都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本文以《三角帽》舞剧音乐作为研究的切入点,重点探究整个舞剧的音乐结构,同时涉及创作特点以及民族风格化处理等,从而对《三角帽》这部作品以及法雅的整体创作特征,乃至于西方舞剧音乐达到更深入的理解。全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作曲家法雅的生平经历与《三角帽》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第二章聚焦于《三角帽》的曲式结构,从宏观结构与微观结构两个角度对作品本体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并补充了其它对曲式结构有重要意义的技术手段;第三章对《三角帽》的曲式结构特征进行了总结,并认为我国现代音乐创作能够从这部作品的民族化风格中得到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