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牙槽突裂是胎儿发育过程中的常见颌面部先天畸形,严重影响患儿的面型、语音、进食及颌骨发育。植骨手术是目前公认的治疗牙槽突裂的有效方法,通过植入骨粉诱导裂隙周围骨质再生及骨桥形成,达到恢复牙弓连续性,配合正畸、种植治疗,恢复前牙区牙列完整,满足美观、进食、语言等功能需要。影像检查是贯穿牙槽突裂诊断、治疗、追踪全程的客观的辅助检查方法,CBCT影像是目前影像检查的最佳选择,它可以在术前从不同方向清晰显示牙槽突裂的部位、形态、边界,由此辅助手术设计;术后即刻片可显示植入骨的位置、范围;远期追踪断面可显示骨桥形成的有无、宽度、密度。因此,影像学研究对牙槽突裂隙的术前诊断、术后评估和预后追踪对临床医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目前的影像判读仅凭肉眼观察和临床经验界定,受病人个体差异、图像质量、医生诊断经验的影响可能产生失误或偏差。文章通过研究分形维数在植骨术预后影像学评价中的作用,展示了分形维数作为量化标准在临床辅助诊断和治疗中的可行性。文章从样本层面解释了分形临床医学影像研究中骨质疏密程度和分形维数相关性的争议;创造性的提出了基于分形维数的统计量族FDR(Fractal Dimension Ratio),证明了边缘提取算法有效的条件下INFDR(Interested&Noise area Fractal Dimension Ratio)、ISCBFDR(Interested&Self Cancellous Bone area Fractal Dimension Ratio)同牙槽骨组织结构致密及复杂程度的正相关性;并选取3个案以纵向数据(Longitudinal Data)比对实现了ISCBFDR对临床现象的精细反映,由此建立适用于口腔临床CBCT医学影像样本的分形理论应用研究方法论,使临床科研工作者摆脱了高难度的图像处理算法设计与实现,为分形维数检测作为一种无创易用的骨组织结构评价量化指标在临床辅助诊断中的应用拓展做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