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健康体检者及膀胱癌患者尿液、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标本中人类内源性抗菌肽LL-37的表达,并于细胞水平观察膀胱肿瘤细胞株(T24、EJ)、正常尿路上皮细胞株(SV)经细菌成分脂多糖LPS刺激前后细胞培养液上清中LL-37的水平,以探讨内源性抗菌肽LL-37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关系。方法1.选取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30名及30名性别年龄相一致的健康体检者,收集实验对象的新鲜晨尿,ELISA方法检测尿液中LL-37的水平。2.选取30例确诊膀胱癌患者手术切除肿瘤组织标本及肿瘤组织基底及周围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标本LL-37的表达。3.同样选取30例确诊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手术切除肿瘤组织标本及肿瘤组织基底及周围组织标本,RT-PCR方法检测肿瘤组织标本LL-37的表达4.培养人膀胱肿瘤细胞株(T24、EJ)及尿路上皮细胞株(SV),使用不同浓度的LPS刺激细胞,ELISA方法检测T24、EJ、SV经LPS刺激前后细胞培养液上清中LL-37的水平。结果1.ELISA结果显示健康志愿者、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尿液中LL-37水平分别为2.02±0.06ng/ml,24.32±0.02ng/ml,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尿液中LL-37水平显著升高(P<0.001)。2.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LL-37主要表达于炎性细胞(包括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浆内,癌组织周围平滑肌以及血管壁内,呈棕黄色颗粒样改变。癌周围组呈阳性表达,对照肿瘤细胞组呈阴性表达。3.Reverse transcription-PCR结果显示,以β-actin的PCR产物为阳性对照,膀胱癌组LL-37表达不明显,与膀胱癌组相比,癌周围组织中LL-37的表达增高。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结果显示:癌周围组织中LL-37的表达比膀胱癌组织中LL-37的表达增高约30倍。4.ELISA结果显示正常尿路上皮细胞在受LPS刺激后细胞培养液上清中LL-37水平显著升高,膀胱肿瘤细胞T24在受LPS刺激后细胞培养液上清中LL-37水平显著升高,EJ细胞在受LPS刺激后细胞培养液上清中LL-37水平升高不明显。结论适应膀胱肿瘤生长的微环境中存在一定量的LL-37,LL-37可能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发病中发挥一定的作用,究竟是膀胱肿瘤导致了LL-37的产生,还是LL-37诱导了肿瘤的发生,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