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IC技术的岩石广义应力松弛特性试验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hh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岩体工程存在随着时间演化而逐渐发生失稳破坏的现象,与岩体内部结构损伤逐渐累积,直至损伤超过临界阈值有关。对于具有时间效应的岩石力学性质通常用蠕变和应力松弛等概念进行解释,主要与应力、应变随时间的演化相关。广义应力松弛理论假设了岩石的应力及应变状态随时间同时发生改变的现象。本文以砂岩和凝灰岩为试验对象,基于DIC技术,开展岩石在不同应力状态下,受不同水压作用的广义应力松弛特性试验研究,探讨了岩石广义应力松弛特性过程中表面变形场,轴向、径向应变随时间的演化规律,以及其受水压、岩石所处应力水平、岩性等因素的影响特征,其研究成果为评估岩体工程的长期稳定性提供理论支撑。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不同流变方向系数下广义应力松弛试验中,岩石不同区域的应力、应变随时间的演化规律与常规蠕变试验中经历的减速蠕变阶段、等速蠕变阶段以及加速蠕变阶段的规律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其演化的速率受渗透水压、启动点轴向应力水平改变的影响。(2)岩石在广义应力松弛过程中的不同表面变形场的演化云图中,轴向、径向应变云图能够较好地反映其表面形变的演化特性。砂岩的轴向应变场在流变初始时刻的应变集中区域呈现层状均匀分布,径向应变场未出现应变集中区域。在后续的演化中,轴向、径向应变场的应变集中区域逐渐向即将出现裂纹的位置集中贯通,径向应变场集中区域的演化差异大于轴向应变场。(3)随着渗透水压的升高,砂岩、凝灰岩在流变过程中的轴向、径向应变场演化速率明显加快。其中,凝灰岩的轴向、径向应变场随着时间的演化所形成的应变集中区域比砂岩的更为集中且呈斑块状,受水压升高的影响不如砂岩的应变场演化差异显著,轴向、径向应变的均值应变变化速率、不同区域应变值之间的方差随着水压等梯度的上升而增大。砂岩的应变演化速率随水压增大呈现突增的趋势,使得高水压下应变增量较大的岩石有逐渐形成宏观裂纹的趋势。而凝灰岩的应变均值及方差随着时间的演化逐渐趋于稳定,在流变过程中没有出现明显的宏观裂纹。(4)随着启动点轴向应力水平的提升,砂岩在不同流变方向系数下的轴向、径向应变的演化速率及应变集中现象均加快。砂岩的应变状态处于弹性阶段时,不同流变方向系数下的轴向、径向应变演化差异较不明显且趋于稳定。而砂岩的应变状态处于裂隙稳定扩展及加速扩展阶段时,随着流变方向系数由靠近岩石的卸载曲线向加载曲线方向逆时针变化,整体的应变变化速率及变形局部化发展速率都随着水压的升高而加快。说明岩石在受到更强的轴向荷载作用时,水压的存在会增加岩石内部的孔隙、裂隙的尖端拉应力,使其更易在尖端发生拉伸破坏。
其他文献
水力侵蚀引起的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动态变化对陆地、河流和海洋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有着巨大影响,但在区域尺度上侵蚀引起的SOC通量变化的影响因素还不够明确,针对水力侵蚀影响下区域SOC通量的估算方面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本研究以典型红壤丘陵区—江西省为研究对象,利用地形地貌、气象和土壤等数据,结合水土流失经验模型和土壤有机碳通量模型,定量估算江西省1995年到20
近年来,机器学习在线服务以其便捷实用的优点吸引了众多数据研究者的关注,改变了人们对机器学习模型搭建难成本高的固有认识。其数据驱动服务这一特性使得大量用户数据被应用于训练各种服务模型,其中不乏用户的敏感信息。然而不可信的机器学习云端服务并不能对在线用户的隐私信息提供有力的隐私保障,存在用户隐私信息恶意推理、模型反演攻击和成员推理攻击等隐私威胁,对在线用户和服务提供商造成严重的损害,因此保护机器学习模
用户在网络中进行互动时会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其中以文本评论为主。对文本评论进行情感分析,可以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情感信息。早期的文本情感分析主要采用情感词典方法和传统的浅层机器学习方法。随着文本数据的快速增长,用户表达情感的方式越来越丰富,使用传统的文本情感分析方法需要付出较高的人力成本,却很难达到较高的准确率,且泛化能力较差。近年来,利用深度学习技术进行文本情感分析得到快速发
软件规模和复杂性的日益增大,程序代码中的错误和缺陷层出不穷,给软件测试和程序调试带来了新的挑战,自动程序修复成了解决测试和调试成本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当前自动程序修复技术仍存在正确率不高等问题,不正确的补丁极易成为干扰因素,不仅增大了测试和调试的成本,甚至会导致错误或缺陷无法解决。为了提高自动程序修复工具所生成补丁的正确率,本文面向自动程序修复提出一种人机交互式补丁审核的方法。该方法涉及到开发者和
近年来,实验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使测量低维材料的能量输运行为成为可能,从而发现了许多反常的热传导现象。如,低维系统的热导率随系统尺寸的增大而增大;在一些非均匀的系统中则出现不对称的热传导现象等。尽管这些反常现象在定性的层次上与传统理论预言符合,但其微观动力学机制仍不清楚,因此成为当前非平衡态统计物理的研究热点之一。在探索反常热传导的微观动力学机制的理论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发现一维Fermi-Pasta-
目的:观察嗜酸性细胞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Eosinophilie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ECRSw NP)患者行鼻内镜鼻窦手术(endoscopic sinus surgery,ESS)后的组织及外周血嗜酸性细胞及临床症状的变化趋势,评估口服糖皮质激素对组织及外周血嗜酸性细胞及临床症状的影响,为ECRSw NP的围手术期治疗提供新的参考,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标志着我国高中生物教学步入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新时代。“深度学习”教学改革推进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研究和解决当下课堂教学重难点问题,以实现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整体质量和水平,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生物科学史蕴涵了大量诸如科学家们探寻科学知识的过程、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科学探究精神和科学的思维范式等教学素材,是一门充满智慧的科学。然而,现阶段鲜有针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软件的规模和使用人数也随之快速增长,软件产品的正确性与可靠性显得日益关键。软件测试作为保障软件产品正确性与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待测软件执行测试操作时测试人员的介入程度,软件测试可以分为手工测试与自动化测试两种。自动化测试凭借其可并行化执行测试、测试效率高、易于执行回归测试等优势逐渐主导了测试领域。目前市面上存在很多不同的自动化测试
黄酮类和蒽醌类物质具有多种生物药理活性,是新药开发的来源之一。但其在植物中含量低,难以富集,因此,开发一种快速、低成本、高选择性的方法,对分离纯化复杂体系中黄酮类和蒽醌类化合物具有重要意义。稀土氧化物(Rare earth oxides,ROEs)因其特殊的配位能力,在结构识别上有着极强的优势,已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实现了质谱检测前对磷酸化肽的高选择性分离。但将其作为吸附剂应用于植物中特定成分的选择
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omonas shigelloides)是鱼类养殖中常见的病原菌,对鱼类有强的致病性。目前,由于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寻找一种能替代抗生素的安全、新型抗菌药物迫在眉睫。噬菌体(Phage)作为细菌病毒,具有专一性,可快速裂解宿主菌,且对其它种群不会产生影响,将作为一类防治鱼类细菌性病害的新型抗菌药物逐渐受到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本研究以类志贺邻单胞菌为宿主菌,从草鱼肠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