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后,需常规复查以明确是否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剩余血管再狭窄等病变。对于术后无明显胸痛再发的患者,医生通常可以选择无创冠状动脉CT造影(CCTA),或者有创的冠状动脉造影(CAG)来复查。无创CT冠脉造影具有无创、耗时短的优点。但受到钙化斑块、支架伪影等的影响,CCTA不如冠状动脉造影更直接、准确。本研究旨在比较两种复查方式对PCI术后患者远期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开放性、非随机前瞻性队列研究。研究共纳入162位患者,他们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接受首次PCI术,且术后1年内未再接受PCI。所有患者术后1年左右来我院复查冠脉及支架内病变程度。患者前来复查时均无明显胸痛症状。他们在复查时接受CCTA(93位)或CAG检查(69位)。研究比较了接受两种不同检查的患者复查后1年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心血管相关医疗资源使用量。结果:研究共纳入162位患者,CCTA组93位,CAG组69位。两组间的冠心病危险因素、用药情况等基线特征均无显著差异。安全性方面,接受CCTA复查的患者与接受CAG复查的患者在全因死亡率、心血管事件死亡率、中风发生率及急性冠脉综合症发生率方面无显著差异。经济性方面,接受CCTA患者更易于再次接受CCTA检查(31.2%vs.11.6%; OR:3.46,95%CI:1.465-8.146, p=0.004),但两组患者CCTA结果阳性率无显著差异。CCTA组急诊访问率更低(6.5%vs.17.4%; OR:0.33,95%CI:0.116-0.922, p=0.042)。研究同时对轻度狭窄、中重度狭窄,以及植入2枚及2枚以上支架的患者分别进行了亚组分析。安全性方面,CCTA复查在各亚组中与CAG复查无显著差异;资源使用方面,CCTA组患者在接下来的1年中接受更多的CCTA检查,但该组别患者的急诊访问率更低。结论:应用冠脉CT血管造影对首次PCI术后无明显心绞痛发作的患者进行复查,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冠脉CT造影在PCI术后复查中是冠状动脉造影的有力替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