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99年国家启动法定节假日政策以来,每年节假日期间全国各大景区的旅游客流量出现爆棚现象,时至今日拥挤景区由广为人们熟悉的明星景区扩展到全国各大景区。景区拥挤不堪,必然造成游人集聚,空间资源、旅游资源使用权有限,极容易降低游客的满意度和口碑宣传的意愿。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将迎来一个生态时代的、网络时代的、休闲时代的、微时代的、跨界时代的全新旅游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旅游者需求多样化,旅游商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为追求利润而忽视游客需求的类似于“主题公园”式的经营理念正在面临淘汰。因此,坚持可持续发展观,以满足旅游者需求为导向,是今后各大景区战略部署的重中之重。面对人满为患的景区现状,关键是提高景区管理水平,降低景区拥挤感知,引导旅游者积极调整自己的心理预期和行为,进而构造现场预期。本文以此为研究目的,通过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原理,构造景区拥挤度评价数学模型。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应用了文献查阅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搜集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有效的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提高了结论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实证研究的主要结论:(1)旅游者敏感度和非可控天气状况对景区拥挤感知的影响处于“较高”水平。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旅游期望值和其他旅游者的消极影响、恶劣的天气情况。(2)景区接待及服务设施处于“一般”水平,但售票、停车场服务、游道、旅游车辆等的影响程度均超过50%。由于本研究时间有限,未能对景区根据活动区域进行分类取样,调研时间是在一个节点上,缺乏空间和时间的全面性。从上述研究结论来看,实证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证明FAHP方法能够准确、高效、简易的评价景区拥挤度,具有一定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