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平均体积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预测的临床价值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wuc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临床较为普遍的消化系统急症,其特点为发病急,病情变化快,进展难以掌握,AP多数是轻症型,转归较好,少数为重症型急性胰腺炎,病情复杂,转归较差。因此,在急性胰腺炎发病早期进行评估,准确掌握病情,进行针对性有效治疗,降低患者死亡率和改善预后。目前,预测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的评分系统多种多样,有一定的准确性,为临床医师提供了有效的病情判断。另外,研究人员发现急性胰腺炎早期血液生化指标也可以反映机体生理病理状况,判断病情所处进展阶段,且准确率较高,本实验目的在于观察血小板平均体积和其他实验室指标在急性胰腺炎时指标的变化,以及计算MPV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能力和临界值。从而于临床诊疗中,更好地把握病情,针对性治疗。方法对入院急性胰腺炎(AP)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对比急性胰腺炎组和健康对照组生理特征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再对比SAP和MAP两组有统计意义的指标变化,制作ROC曲线,计算入院24h内MPV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预测的能力和临界值。结果发现急性胰腺炎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年龄、性别及BMI无统计学差异,MPV、CRP、PDW、WBC、Platelet、ERS两组间存在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AP时上述各实验室指标高于正常值。再对比SAP组和MAP组上述指标,发现SAP组MPV值(14.3±1.26)较MAP组MPV值(12.3±0.81)变大;SAP组WBC计数(12.6±2.1)较MAP组WBC计数(9.24±0.3)变多;SAP组Platelet计数(201±15.8)较MAP组Platelet计数(226±18.9)变少;SAP组CRP(31.6±5.2)较MAP组CRP(18.3±2.7)变大;SAP组ESR(35.1±4.6)较MAP组ESR(18.7±1.2)变大。并制作ROC曲线图,计算MPV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敏感度为77.6%,特异度为73.9%,阳性预测值81.9%,阴性预测值为60%,AUC为0.938。根据ROC曲线,计算MPV判断重症急性胰腺炎临界值分别为13.523。MPV预测SAP的AUC、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其他指标。结论对刚入院的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采血化验,发现血小板平均体积变化值可以较准确的判断病情,评估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从而为临床医师及时提供有效治疗措施。
其他文献
小学学生的特点是天真、活泼、好动、爱表现、,爱好广泛、求知欲旺盛.但注意力的时间相对较短,也让许多的老师头疼.所以,如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活枯燥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对
新课程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种主动性是要学生把有限的知识作为研究问题的材料和工具,走向教材,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学生在教师指导和组织下主动去探索去
面对难以回避的新世纪的挑战、愈演愈烈的全球性竞争,高中音乐课程改革首先要确定的培养目标,使学生具有适应社会发展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及良好的心理素质,成为有理
目的:检测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胆石症(GD)患者外周血及肝内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s)水平,并与单纯胆石症患者、单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进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使得当前人们对于教育质量有着更高的要求.传统教学方式由于其实际存在的问题已经逐渐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环境,随着我国新课标的推出,更加适合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小管损伤、间质纤维化程度、血生化指标及尿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尿蛋白、尿白蛋白的含量变化,从而探讨慢性肾脏病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检测尿L-FABP能否作为反映慢性肾脏病肾小管间质损伤的有意义的指标,并对其可能的发病机制做进一步探讨。方法:选取在我院肾内科住院,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或水肿等为临床表现,在我科首诊为慢性肾脏病(CKD)且同意接受肾穿刺活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