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配准与场景拼合方法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bei_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普通相机的视角有限,同时专业成像设备价格昂贵,如何得到全视场图像成为图像处理理论的研究热点。该项研究的进展对军用全景成像系统和民用全景相机等技术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图像配准是图像后续处理的前提,是图像融合和拼接的基础。本文从图像配准和图像拼接两方面展开,在深入研究国内外各自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处理算法,并且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本文首先总结国内外图像配准现有算法的优缺点,分析常见图像配准方法的特点、性能和基本步骤,重点研究了基于特征点的配准技术,针对大幅遥感图像配准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并分析了算法的优缺点,实验表明,此算法在配准的实时性上有显著效果。在特征点配准技术基础上,本文对图像场景拼合技术的速度、精度和自动化程度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对有序图像局部区域匹配,将同一场景中的图像序列拼接成一张宽视角的场景图。根据单行扫描和环形扫描技术下获得的图像特性,设计了单行、多行和空间拼接算法,可以获得水平和垂直方向更大视场的场景图;同时提出了乱序图像序列快速的自动排序方法,在保证拼接效果的基础上,提高了拼接速度。实验结果证明,本文算法取得了满意的拼接效果。最后设计开发出一个场景拼合系统,该系统运行稳定,可以实现复杂环境下的图像序列拼接。
其他文献
论文针对无刷直流电动机无传感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电机的换相、闭环控制和抗干扰等方面来探讨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无传感器控制。 首先分析了无刷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和工作原理。对转子位置检测方法中的反电势过零点法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讨论了反电势法中相电压和端电压的检测方法,并分析了利用该方法时而产生的转子位置检测误差。针对该检测方法中的相位延迟角问题,在原有的“延迟30°—α换相原理”的基础上
本文选择ARM核心的三星S3C2410微处理器,在此基础上进行硬件扩展和软件系统的选择,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PDA系统。在该系统中,首先对存储器、LCD液晶显示、触摸屏等功能模块进行
工业过程普遍存在滞后,耦合和参数时变的特点。这样的复杂工业过程也是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中的热点和难点。本论文以实验室液位温度耦合系统为研究的背景,以动态矩阵控制算法为
在人脸识别的一些特殊应用(公安刑侦业务)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不完整的人脸图像,通常的人脸识别算法都会把这些不完整的人脸图像作为不符合识别条件的图像而拒识。但是,对于公
计算视觉系统在视频监控、辅助驾驶、军事技术、地形勘测等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光照强度不足、雾霾天气等情况下,场景能见度降低,计算机视觉系统采集到的图像降
星载钟的主备钟平稳切换技术是卫星时频生成与保持系统的一项关键技术。卫星时频生成与保持系统通过对星载钟输出的时频信号进行驯服保持,大大提高了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二
本文主要研究了医学图像的自动分割算法及其若干应用问题,包括:MR图像中脑部肿瘤的分割、彩色图像中的人体舌像的分割、以及CT图像中的骨质的分割;所研究的算法包括:基于最小
本文针对卫星激光通信的瞄准捕获跟踪系统的图像处理子系统设计实现和摩擦补偿问题进行了研究。 本文设计了基于IEEE1394总线的图像采集处理系统来接收CCD传出的图像数据
  计算机对等联网P2P技术是目前新一代网络技术研究的活跃领域,它在网络资源利用率、消除服务器瓶颈等多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而Gnutella协议就是一个基于P2P网络的文件搜索
Norden E.Huang等人于1998年创造性的提出了经验模态分解方法(EmpiricalMode Decomposition,EMD)。经验模态分解是一种新型的时频分析方法,特别适用于非线性、非平稳信号的处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