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通过回顾性分析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童诊疗中心2016年住院病人中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发病的一般情况、中西医用药等数据,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情况、临床表现、诊断及中医药治疗提供循证依据,从而提升诊疗水平,减少抗生素滥用,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愈率。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方法,以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为研究对象,真实的记录临床病例的相关数据,分析患儿发病的一般情况,中医、西医诊疗方案,了解并统计我院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治疗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病例498例,男女比例1.09:1,年龄趋于幼儿期(34.34%)。发病季节以秋季(39.36%)居多。临床症状以发热(87.15%)、咳嗽(99.19%)、喘促(14.66%)为主。热势以高热(63.59%)居多。中医证型以风热闭肺证为主(86.75%)。辅助检查发现,以混合细菌性感染的患儿居多(37.75%)。胸片病灶表现以双肺纹理增强(59.77%)、散在斑点片状影(22.93%)为主,肺部CT病灶表现以斑片状磨玻璃影(33.75%)、大片状致密影(33.75%),小斑片状密度(20.00%)为主。肺部病灶主要以右、左肺下叶(38.62%、30.84%)病变。治疗方面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中医治疗包括中药针剂(100%)、中药汤剂口服(93.57%)、中成药口服(66.27%)、中医外治法(58.83%)。首选中药针剂,以热毒宁的使用率最多(46.18%),其次为喜炎平(38.56%),第三位是炎琥宁(15.26%)。西医治疗以大环内酯类药物为主(94.38%),首选以阿奇霉素静脉注射用药为主(86.33%),治疗时间以5天为1疗程(76.52%)。大环内酯类药物联合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41.33%),其次为头孢菌类药物(40.62%)。支原体肺炎合并症主要以心肌损害为主(45.40%)。中药不良反应1.20%;西药不良反应占6.22%。治愈率87.95%,好转率11.65%,未愈率0.40%。结论:1.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年龄趋于幼龄化。临床表现主要以发热、咳嗽、喘促为主,就诊前出现发热、咳嗽的时间,与住院时间有一定相关性。病原体以肺炎支原体合并细菌感染为主。病灶位置以右肺下叶及左肺下叶病变较为多见,胸片早期以纹理增强为主,应及时行肺部CT避免延误诊治。2.我院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大部分均按照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肺炎支原体肺炎专家共识,及我院诊疗常规要求,给予相应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治疗主要以中药针剂,配合中药汤剂口服为主。西医治疗主要用大环内酯类药物为主,治疗时间以5天为1疗程,联合青霉素类抗生素居多。患儿病情越重,住院时间越长,联合使用的抗生素级别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