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原子力显微镜是微显微成像和微纳米操控的主要设备,目前商用原子力显微镜多采用压电陶瓷驱动器作为三自由度微定位器。但是压电陶瓷材料固有的迟滞非线性特性及谐振特性等,致使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子力显微镜是微显微成像和微纳米操控的主要设备,目前商用原子力显微镜多采用压电陶瓷驱动器作为三自由度微定位器。但是压电陶瓷材料固有的迟滞非线性特性及谐振特性等,致使微定位系统的带宽较窄,成像速率不高,无法获得生物样本或者化学反应过程的全部瞬态信息。因此,本文从系统和控制的角度在不降低原子力显微镜成像精度的前提下提高原子力显微镜的成像速率。
本文以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微系统可靠智能原子成像及操控关键技术”为背景,主要工作如下:
◆分析了压电陶瓷驱动器的伸缩机理,介绍了堆栈式压电陶瓷驱动器的构造以及柔性铰链的特性,并详细介绍了压电陶瓷堆栈式驱动器作为微定位驱动器影响纳米级精确定位的因素,如迟滞特性、蠕变特性、谐振特性等;
◆针对原子力显微镜中压电陶瓷堆栈式驱动器X轴向,设计了基于PI迟滞模型的前馈控制器来补偿迟滞特性,并根据三角波的特点,采用其傅立叶级数形式来取代三角波,避免三角波的高频分量引发X轴向的谐振;
◆针对原子力显微镜压电陶瓷堆栈式驱动器Z轴向伸缩反映样品表面形貌的特点,建立了Z轴向的线性谐振模型,并基于该模型设计了传统PID控制器、参数自调节PID控制器和积分谐振控制器,最后通过实验结果比较了三种控制效果;
◆介绍了本实验室组建的三自由度微定位平台,对该平台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和性能做简要介绍;分析了各个组成部分对系统定位精度的影响,并针对X轴向的前馈控制器和Z轴向的积分谐振控制器进行实验验证,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最后,对本文所做的工作,以及所获得的成果及经验进行了简单总结,分析本文的不足之处以及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其他文献
欠驱动水下航行器(UUV)的诞生为人类进行海洋探索和资源开发提供新的工具。在海洋资源探索、海底地形测绘、海难搜救以及军事上进行海洋监视、反潜战和反水雷战等方面,欠驱动
倒立摆是一个典型的快速、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的自然不稳定系统。在控制过程中能反映控制理论中的许多关键问题,如镇定问题、非线性问题、鲁棒性问题以及跟踪问题等。对
随着互联网业务的快速发展,社会对网络带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由于骨干网已有足够的能力支持宽带业务,接入网带宽成为整个传输网络的瓶颈。以以太网(Ethernet)为基础的以
高炉料面径向温度是料面温度场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判断径向煤气流分布的主要依据,对高炉合理布料具有直接指导作用。然而,高炉是一个高温、高压、密闭的容器,高炉料面径
烧结矿一直是国内外高炉炼铁的主要原料,烧结矿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炼铁生产的质量、产量及能源消耗。实际生产证明,烧结配料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烧结矿的质量和产量,进
钢球磨仓储式制粉系统与中速磨直吹式制粉系统是国内外电厂采用最为广泛的两类制粉系统。这两类设备在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上有很大差别,不过在使用过程中同样都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很多制粉系统无法实现自动控制,即使能投入自动控制,控制品质也较差,常常不能工作在最佳工况。实际上,制粉系统是复杂的多输入多输出系统,输入输出之间彼此耦合,且具有时滞及时变性,因此采用常规的多个单回路PID控制策略
基于短信的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网络工业仪表监测系统的建立可以对现场使用的仪表进行有效管理,远程监控仪表参数及运行状态。本文采用GSM模块构建无线远程控制平台的硬件
智能交通系统是21世纪世界交通的发展趋势。在智能交通中,车型识别发展的很快。车型识别不仅在智能交通中有着重要的应用,而且它也是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的一个研究热
管道已经成为输送石油、气体等能源的主要运输手段,为了保障在役管道的安全运行,应对其进行定期检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超声导波检测技术以其检测速度快、可靠、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