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营养状态变化驱动过程及湖泊升温对内循环影响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ha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影响增强,富营养化已经成为水环境领域的一个突出问题。外源输入通常被认定为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但现阶段全球和我国的富营养化水体治理实践表明,湖内N、P循环过程对水体营养状态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如何定量的识别内源过程对水体营养状态的影响,并分析未来气候变化对湖内循环过程的影响是未来富营养化湖泊治理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剖析了巢湖的长时间序列营养状态变化特征,并结合入湖河流N、P输入变化,利用贝叶斯分层算法和EFDC(The Environmental Fluid Dynamics Code)模型,建立了一维和三维巢湖内部营养动态变化过程模型,量化了湖内营养盐循环对巢湖长期和季节性营养变化特征的影响,并预测了湖泊升温情景下巢湖内源通量和藻类生长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2007–2016年期间,巢湖TN浓度整体上无显著变化趋势(P>0.1),TP浓度总体呈现显著下降趋势(P<0.01),导致N/P质量比呈现显著上升趋势(P<0.01)。从季节性上看,巢湖TN浓度在春冬季高,秋季低,而TP浓度呈现相反的趋势,导致了影响藻类爆发的N、P限制因子的季节性转变。贝叶斯分层算法可以准确地模拟巢湖N、P浓度以及湖泊内部N、P循环过程季节性变化,发现湖泊沉积物在与水体进行营养盐交换方面发挥双重作用,在夏秋季节,沉积物是水体中TP的主要来源,而对于N,沉积物反而起了汇的作用。NH4+-N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与外部输入更相关,而NO3--N、ON和TP浓度的季节性变化与内部过程更相关,说明内部N、P循环的季节性波动可以很大程度上决定湖中营养盐浓度。EFDC模型模拟结果很好地体现出了湖内水质的季节性波动及空间变化特征。湖泊内部循环的季节性波动幅度比外部输入的波动大,并且内部循环的波动可能叠加或抵消外部输入。湖泊营养盐浓度与内、外源之间的响应关系与利用贝叶斯分层算法的分析结果一致,证明了EFDC模型分析结果的可靠性。通过削减入湖河流的N、P通量以明确巢湖在减排情景下的水质演化过程。基于已验证的EFDC模型,对未来30年气温变化的情景分析结果表明,在2020–2050年期间,预计巢湖水温每年将以0.037–0.051 oC的速率增加。随着水温升高,巢湖内部循环速率的季节性波动会加剧,NH4+-N内部循环速率在2050年的最大波动相对于2016年将增加2.5–20.1%,TP内部循环速率在2050年的最大波动相对于2016年将增加6.3–10.4%。达到年内最高速率或最低速率的时间会提前,藻类爆发的时间将会提前,爆发的持续时间将从240天延长到252–269天。在湖泊升温的背景下,本研究结果可以为富营养化湖泊的长效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葆青颗粒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模型大鼠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探讨葆青颗粒治疗DOR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纳入动情周期正常的雌性SD大鼠50只,随机选取其中10只作为正常组,剩余大鼠使用一次性腹腔注射环磷酰胺75mg/kg诱导DOR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造模成功的38只大鼠分为模型组、补佳乐组、葆青颗粒高、低剂量组,并分别予以0.9%
香山静宜园是清代皇家园林中山地园林营造的代表之作,大小建筑院落依山地起伏,错落有秩,形成著名的静宜园二十八景。清末,静宜园两次毁于外国侵略者的战火,仅存遗址,其中最大规模的建筑群——中宫同样遭到焚毁。近代时期,静宜园中宫遗址上兴建香山慈幼院校舍。1980年代初,这里用以兴建著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香山饭店,中宫遗迹荡然无存。近年来,香山公园进行了二十八景复建工程,一部分景点得以复原,中宫因基址被
学位
“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作出的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战略决策。标准作为重要的国家基础性制度之一,在“双碳”目标中亦不可缺。本文介绍了“双碳”时代下,衢州根据地区低碳转型发展需求,围绕全领域覆盖、多跨度应用的“碳账户”体系建设目标,运用标准化思维打通堵点、解决难点,构建闭环标准体系,探索了标准化助力“双碳”工作落地,促进低碳社会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的新路径。
产业结构作为国民经济结构的直观反映,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早于十一五时期,我国便指出了展开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尽管在经历了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后,我国已经实现了服务业主导的合理产业结构转型,但产业链不通畅、区域发展不平衡、现代服务业体系建立不完全等问题仍然存在。我国在十四五规划中,再次提出了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与产业链现代化,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目标,同时也提出
为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我国于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战略目标。由此,本文结合“双碳”战略视角,以及建设黄河生态经济带国家战略的提出,将创新要素与碳排放相联系,通过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流域内各个区域之间创新要素和碳排放的空间分布特征,探讨创新要素空间配置与碳排放强度之间的空间关系。研究内容对于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发展水平,加强流域生态保护,坚守生态红线,实现流域低碳和可持
机场航站楼作为民航运输旅客吞吐量的载体,属于大规模人员聚集场所。一旦发生地震、火灾、爆炸等突发事件,需要在短时间内对机场航站楼内的大量人员进行紧急疏散,如果应急疏散路径不畅通或者应急疏散预案不合理,则会发生拥堵、踩踏甚至人员伤亡等安全事故。尤其当到港航班比较密集时,大量旅客在短时间内到达机场,就会形成短时间内的大规模到港客流,且机场到达层通道相对狭窄,结构曲折且到达旅客的行程大多需要经过楼层转换,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课”的构成原则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以单篇课文或课时作为“课”的基本构成单位,而是依据“任务”设“课”,“一课”之下编排多篇文本。“一课多篇”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最突出的编排特点之一,但新教材“一课多篇”类文本的教学仍存在单篇精讲、教学内容学理依据不够等问题。尊重教材才能用好教材,新教材“一课多篇”类文本的教学方式也应该随之改变,不再全都是一篇篇精讲,而是一组组地展开整合教学。本论文共
Fe5C2磁性材料由于其优异的磁性能,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耐腐蚀性,优秀的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储能、催化、运输、医疗等各个领域。在这里提出一种简便绿色的气固法用于合成Fe5C2磁性材料并对其形貌进行了设计,详细研究了Fe5C2磁性材料的合成条件与样品性能。进一步地对过渡金属Mn、Co和Ni掺杂的Fe5C2磁性材料进行了深入研究。另外,具有高饱和磁化强度的Fe4N磁性材料所呈现出的
磁制冷技术发展至今,在磁制冷样机、磁制冷工质、磁制冷技术理论等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因其环保高效的特点备受广泛的关注。稀土金属间化合物因其磁矩大、居里温度可调、磁热效应大等特点被选为磁制冷工质。其中,RTM5型稀土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磁性材料。本文工作对RTM5型稀土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和磁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结果如下:采用电弧熔炼法制备了NdNi4-xCoxCu(x=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