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三年收住产房试图顺产的产妇(具备顺产条件),统计产妇最终分娩方式及剖宫产的原因,探讨该院的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用药方法对正常分娩是否存在影响。 方法:所有进入产房准备顺产的产妇(具备顺产条件),分为对照组(A组,未进行分娩镇痛)及分娩镇痛组(B组,自愿要求分娩镇痛)。A组产妇不给予任何镇痛药物仅常规护理;B组产妇自宫口开2-5cm后取左侧屈膝卧位常规L2-3或L3-4间隙硬膜外阻滞,向头侧置入硬膜外置导管3-4 cm,注入试验量1%利多卡因5ml,排除血管内和蛛网膜下腔置管后5分钟后测试平面,待效果出现,再予0.15%罗哌卡因复合2μg/ml芬太尼以6-15ml/h持续泵注,平面控制在T10以下,至宫口开至10cm停止硬膜外镇痛。根据临床记录汇总两组产妇最终生产方式及剖宫产原因,评定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5min Apgar评分,统计两组产妇镇痛前即刻、镇痛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改良Bromage评分。 结果:B组剖宫产率(20.28%)及产钳使用率(4.38%)明显高于A组(7.70%,2.33%,P<0.05)。B组因第一产程延长而行剖宫产比例(64.62%)明显高于A组(42.81%,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min及5min的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镇痛期宫口8cm时的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1.23±0.87VS9.02±0.76cm,P<0.05),该时刻两组产妇下肢改良Bromag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 结论:0.15%罗哌卡因复合2μg/ml芬太尼的硬膜外无痛分娩用药方案可增加产妇剖宫产率及延长第一产程,但对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妇下肢Bromage改良评分没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