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P刺激下IL-3、IL-4对树突状细胞前体定向分化的影响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c26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脱髓鞘性疾病是多发于青年人的神经系统常见病。目前认为它的发病涉及遗传、病毒、免疫、环境地理等诸多方面。虽然其确切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但许多研究表明免疫学因素在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病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相似,自身抗原、非特异性T细胞活化和T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共同参与了脱髓鞘疾病的发病过程。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既是神经髓鞘的重要成份,又是CNS脱髓鞘疾病的重要抗原。用MBP加免疫佐剂诱发易感动物可以产生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allergic encephalomyelitis,EAE),由于它在临床表现、免疫病理和免疫化学方面与人类CNS脱髓鞘疾病有很多相似之处,因而是研究CNS脱髓鞘病,特别是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的经典动物模型。用EAE易感动物的脾脏单个核细胞(splenic mononuclear,SMC)和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等在离体条件下与MBP共培养,可用于探索和研究它们在EAE发病和治疗中的作用。DC作为机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目前已知其具有启动免疫应答和免疫耐受双重作用,参与机体免疫反应的调节。CD4~+T辅助细胞(T help cell,Th)根据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的不同,分为Th1和Th2细胞。Th1细胞分泌IL-2、IFN-γ、IFN-β等,介导细胞免疫;Th2细胞分泌IL-4、IL-5、IL-6、和IL-13等,介导体液免疫或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生。Th1和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可以相互作用调节Th1/Th2细胞的平中文摘要衡。一旦平衡破坏,则导致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DCI诱导Thl细胞的应答,DCZ诱导ThZ细胞的应答。从理论上讲,通过调节DCI/DCZ来调控Thl/ThZ的应答平衡,可以阻止Thl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或ThZ介导的体液免疫反应的发生。 本实验采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分离EAE易感性动物BALB/c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在不同培养条件下与MBP共培养,然后用抗DCI和抗OCZ标志性抗原的荧光抗体标记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DCI/DCZ之间的比例变化,选择DC前体细胞向OCZ分化增多的最佳培养条件(细胞因子),促使DC前体细胞在抗原MBP的刺激下向DCZ定向分化,进一步调控Tho细胞向ThZ分化,为将来采用药物调控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性疾病DC前体细胞向DCZ定向分化,从而下调Thl细胞的功能,上调ThZ细胞的功能,促进疾病恢复或减少复发提供理论基础。 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①在GM一CSF和工L一4培养条件下,MBP刺激树突状细胞前体CDllc的表达明显增强,实验组(MBP组)平均荧光强度为:856.93士12.45,对照组(不加MBP组)为:827.05士17.38,t二5.41,尸<0.001,二者具有极显著性差异。②在MBP和GM一CSF培养条件下,工L一4能够明显刺激CDllC的表达。实验组平均荧光强度为:856.93士12.45,对照组为:708.58士21.25,t二21.42,尸<0.001。二者具有极显著性差别。③在GM一CSF和MBp培养条件下,IL一3能够明显上调树突状细胞CD8a的表达,实验组平均荧光强度为:7751.70士296.63,对照组为:7279.17士176.77,乙=5.13,P<0.001。二者具有极显著性差别。 本实验提示:牛脊髓MBP在GM一CSF和工L一4培养条件下可以刺激EAE易感动物BALB/c小鼠脾脏DC前体细胞向DCI分化,进一步提示在MBP诱发的EAE中DC前体细胞向DCI分化明显增强。工L一4可以进一步促进BALB/c小鼠脾脏DC前体细胞向DCI分化,而IL一3则促进DC前体细胞DCZ分化。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西方“接受美学”在中国的传播,“诗无达诂”引起了众多学者的研究与讨论。文章试结合汉代经学背景、董仲舒思想渊源、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一书中具体引诗情况,分析董仲舒所提到的“《诗》无达诂”的具体含义,并试辨明其与宋代以后所流行的“诗无达诂”的概念的区别。  关键词:董仲舒;《诗》无达诂;“诗无达诂”  作者简介:吴昭君(1993-),女,汉,四川遂宁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文艺学专业硕士
本课题通过应用托吡酯对戊四氮癫痫模型鼠的预处理,观察大脑海马神经元的组织学改变和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表达,以期进一步明确托吡酯的神经保护作用和可能的机制,以及
目的:定量检测炎性因子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液中的含量,并分析玻璃
茯苓是常用中药之一。几年来,我们利用砍伐松木留下的树蔸、头等残留废料进行茯苓生产的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松树蔸栽培茯苓技术介绍如下: 一、树蔸的选择及干燥选砍伐
[目的]观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动物模型中凝血纤溶状态的改变、微血栓形成状况以及抗血栓类药物的影响,探讨微血栓在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发病中的作用及其对策.[方法]
在杜甫传世约1450首诗中,内容包罗万象,家国变故、民间疾苦、田园山水、欢聚离苦,造就了一幅世道沧桑的悲凉画卷。杜甫用其毕生才华与人生际遇,大写了一个“悲”字:个人命运
目的:输卵管妊娠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仍是危害女性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不十分明确。现普遍认为:由于输卵管本身的原因或外因引起输卵管狭窄、
我国纤维亚麻的育种工作是从建国初期开始的。从育种工作一开始就充分重视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鉴定和利用的研究。现今已掌握国内外不同遗传基础的亚麻品种资源材料340多
目的:  探讨斜视住院手术患者斜视类型和年龄构成随年份变化的趋势,了解我国斜视类型的变化情况、斜视手术患者年龄分布以及职业构成情况,为临床诊治和预防提供参考。  方
【目的】  本研究以人鼻咽癌细胞株CNE-1(高分化细胞)、6-10B(低分化细胞)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辛伐他汀(Simvastatin,Sim)对细胞活力和凋亡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辛伐他汀介导的鼻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