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手术机器人操作臂建模与验证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yingxiangsui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确定向和定位是经皮穿刺手术成功的首要条件。为了提高穿刺操作的精度,减少人为因素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机器人技术被引入到经皮穿刺手术中。在机器人辅助的经皮穿刺手术中,操作臂是穿刺操作的主体,对穿刺操作的定位和定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穿刺手术机器人的操作臂为研究对象,根据项目需求对操作臂的机械构型和运动学模型进行分析,形成了操作臂样机,并设计相关实验对操作臂的主要性能进行了测试。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内容:  1.根据穿刺手术的实际需求,分析了操作臂的自由度数目和机构布局形式,并通过分析手术操作空间与操作臂基座的几何关系确定了5自由度穿刺手术操作臂的连杆长度和关节限位,得到了操作臂的基本构型。同时,考虑了电机对电磁定位系统的影响,确定了操作臂腕关节的连杆形态及材料。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最终形成了穿刺手术机器人操作臂样机。  2.利用 D-H法对操作臂建立运动学模型,计算操作臂的正、逆运动学,得到操作臂在笛卡尔空间和关节空间的映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操作臂的工作空间特性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对雅可比矩阵的分析得出“在允许的关节角度范围内没有奇异位形”的结论。  3.在穿刺手术机器人操作臂样机上,利用关节轨迹规划和PI控制器,初步实现了穿刺手术机器人操作臂的位姿控制。通过实验对操作臂的重复精度和相对定位精度进行了测量。经实验测量得到,机器人的重复精度小于1mm,相对定位精度小于5mm。实验结果证明了操作臂模型的正确性。
其他文献
计算机三维图象模拟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工程模拟、虚拟现实、影视特效制作和电脑视频游戏等领域。其中,实时三维布料模拟技术由于可以用在人机交互和虚拟现实界面等场合,在应用
本文围绕基于视觉的移动机器人同时定位与建图(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and Mapping,SLAM)问题展开研究,以Pioneer3-DX移动机器人为实验平台,利用码盘、单目摄像机为传感器
机器人足球是目前机器人控制、机器视觉、人工智能、多机器人协调等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也是一个难点。中型组机器人足球比赛(Middle-Size League)是机器人足球世界杯(RoboCu
进入21世纪的人类未能摆脱军备竞赛的阴影,大国间的军备竞赛又有了新发展。如何解释大国特别是超级大国在拥有相对优势的军备水平后仍然引领军备竞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文以自主研发的伺服控制器为基础,构建了一套基于“PC+DSP”开放式结构的实验平台,用于进行图像跟踪的研究。完成了在实验室环境下对目标的跟踪,并通过控制执行机构使目标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综合了传感器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等,能够协作地实时监测、感知和采集网络覆盖区域内的各
学位
现代系统正朝着大规模、复杂化的方向发展,这类系统一旦发生事故就有可能造成人员和财产的巨大损失,因此,人们迫切需要提高现代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容错控制则为提高复杂系
传统的硅酸钠窑炉的温度控制,大多采用的是手动控制,窑炉温度波动较大,控制效果不佳,严重影响了硅酸钠产品的质量。本文结合某企业的硅酸钠生产线的实际项目,从目前国内外对窑炉温度控制的研究现状出发,设计了一套可行的硅酸钠窑炉温度计算机控制系统,该系统以WinCC组态软件为上位机,以S7-200 PLC为下位机,实现了对硅酸钠窑炉温度的智能优化控制,旨在提高生产效率、控制精度和稳定性,实现生产的智能化以及
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伺服控制的应用愈加广泛,对伺服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交流永磁同步电机伺服控制系统,已经有了成熟的控制策略,如矢量控制、直接转矩控制等,这些控制方法行之有效且在工业中取得了成功的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控制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注意力也逐步转向智能控制策略。预测控制作为一种对模型的精确程度要求较低、鲁棒性强并适于计算机实现的控制算法,已经应用于一些工业过程当中,并显
神经干细胞的发现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和退行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了希望。因此,对神经干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的增殖和分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常用于诱导神经干细胞体外定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