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引起的艾滋病,已给人类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HAATR)虽有一定的疗效,但不能完全清除病毒、毒副作用大等一系列问题。近年来HSV感染发病率急剧增高,已成为最流行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同样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并可使患者易感HIV。阿昔洛韦(ACV)治疗HSV感染具有较好的效果,但易产生耐药毒株。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病毒药都存在副作用,还易产生耐药性。天然产物抗病毒具有多靶点作用,不易产生耐药性,且副作用毒性低等优点。因此,在丰富的植物资源中寻找新的抗病毒制剂已成为令人瞩目的新领域。STG种仁捣碎,晒干,石油醚脱脂得到脱脂STG粉。分离实验从STG凝集素能凝集血红细胞的性质出发,以提高凝集素的总活力和比活力为目标。在冷低温(4℃)条件下生理盐水浸泡提取,硫酸铵分级沉淀,透析后通过Sephadex G-25凝胶过滤层析、HITrap Q Sepharose XL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可得到STG凝集素纯品。凝集素的分离纯化组分纯度分析通过SDS-PAGE电泳进行验证。SDS-PAGE显示为单一条带,分子量为63.4kDa。STG凝集素具有很强的兔血凝集活性,在浓度为30.4μg/ml时仍能凝集兔红细胞,同时STG凝集素还具有凝集鸡、猪、人血A型、人血B型、人血AB型和人血O型红细胞的作用。葡萄糖、D-果糖、D-甘露糖、D-阿拉伯糖对STG凝集素的兔红细胞凝集活性具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研究了不同温度、pH对STG凝集素兔血凝集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在在60℃以下、pH5-8不影响STG凝集素的凝血活性,所以STG凝集素具有很强的温度和pH耐受性。此外,还研究了金属离子对凝集活性的影响、有机溶剂对凝集活性的影响、变性剂对凝集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a2+、Mg2+对STG凝集素的凝血活性有着重要影响;苯酚、异丙醇能较大程度抑制凝血活性;脲抑制其凝血活性是可逆的,SDS抑制其凝血活性不可复性。本文初步研究STG凝集素抗HIV-1ⅢB和HSV-2的活性。依据体外药物筛选的办法,分别以C8166和Vero为靶细胞,检测其抗HIV及HSV的活性,并对其抗病毒活性机理进行初步研究。STG凝集素抗HIV-1ⅢB的IC50为49.8μg/mL, SI为36。为了解STGA抗HIV作用机理,采用时间过程、融合阻断等实验方法进行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STG凝集素抗HIV机制可能是阻断HIV病毒吸附到宿主细胞上。STG除具有抗HIV-1ⅢB的活性,还具有抑制HSV-2的作用,IC50为26.28μg/mL SI为45。抗HSV机制实验结果表明STG凝集素影响不同HSV-2生活周期而起到抑制HSV-2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