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程度的日益加大,城中村现象已不局限于出现在经济发达的特大型城市,新的城中村居民对教育、医疗、居住环境等公共配套设施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城市更新已经成为地方政府提升城市品质、满足居民生活需求、刺激经济再发展的一种公共管理手段。城市更新是存量土地二次开发的关键环节,其模式设计必须从提高土地利用率、构建宜居多样的城市生态体系、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建立与超大城市人口发展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机制、保护历史风俗文化遗存等方面来优化,更加符合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需求。本文以大冲村的城市更新实践为切入点,以政府行为分析为出发点,结合国内外先进城市发展的经验对比分析,从政府、开发商、村民及村集体这三方之间的利益博弈来总结整个项目中的不足和所取得的经验,同时结合深圳市城市更新的政策变化,探究城市更新发展历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有利于帮助政府在制定城市更新政策时,建立更加完善的城市更新机制体系,逐步完善居民的生活及利益保障机制。本文共由六章组成。第一章介绍了选题背景、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框架等,文献综述的主要研究内容是集中在相关利益者事权分析、城市更新中的利益矛盾冲突和制度优化选择方面。第二章则是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在城中村的城市更新的各利益主体进行了概念描述、在利益上的主要诉求和两两之间的利益博弈分析。同时分析比较了城中村中常用的三种更新模式优缺点,主要是指政府主导、开发商主导和村集体主导三种模式。第三章是对大冲村的历史及城市更新过程进行分析,并研究地方政府在其中的角色定位。第四章主要是提出更新过程中政府行为的不足,并采用深度访谈法展开原因分析。第五章主要是运用案例借鉴法,以政府介入城市更新项目的程度为划分,梳理了英国、台湾、香港的城市更新历程,从中找出发展过程中各自的特点、政府行为的可借鉴点。第六章则是提出了对城市更新理念、体系、参与主体和人文内涵上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