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全国各地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不断陷入各种行政复议及诉讼案中,给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尤其是在2003年审计风暴之后,社会对政府审计的关注度日益提高,随着政府审计问责制的推行,审计公告制度的实施,审计风险已呈显性化,审计风险也作为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摆在政府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面前。政府审计风险的成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贯穿于审计活动全过程;政府审计风险的危害也是多方面的。目前,我国政府审计风险研究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对政府审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缺乏理论指导,因此,研究我国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范和控制政府审计风险就显得很有必要。同时,通过研究政府审计风险来完善政府审计理论,除了对促进政府审计实践工作有重要意义外,在推动审计事业的发展,树立政府审计机关的权威性方面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政府审计风险的理论研究背景,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借此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思路。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利益集团理论等对政府审计风险的表现形式、形成原因作了深入分析,结合案例对政府审计风险的成因作了进一步阐述,并对政府审计风险防范和控制的基本方法做了归纳提炼。政府审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不是孤立的,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涉及到审计工作的方方面面,必须从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着手,通过严密的防范措施,才能对审计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完善的预防措施,永远是降低审计风险最有效的方法。审计机关在制定审计计划时就要做到未雨绸缪,除了制定周密的审计计划,还应当对被审计单位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审计重点。同时要增强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使其在审计活动中保持严谨的工作作风,严格按照审计程序执行审计操作,并加强对审计组的监督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将审计风险控制在形成之初。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亦逐步走上轨道,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政府审计风险的理论研究必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为我国的政府审计实践提供有效的指导,从而全面降低审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