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发酵液电渗析脱盐的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steris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氨基酸是含有氨基和羧基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的通称,是生物功能分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在食品工业、农业、畜牧业及人类健康、保健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氨基酸的生产方法主要有直接提取法、化学合成法、化学合成-酶法和微生物发酵法,而微生物发酵法是目前工业上生产氨基酸最主要的方法。在发酵法生产氨基酸过程中发酵液成分非常复杂,要得到纯净的氨基酸需要对发酵液进行分离提纯,发酵液中的生物菌体、颗粒物、可溶性蛋白、残留营养物、残留发酵原料、微生物代谢副产物可通过超膜过滤技术进行去除,而发酵液中可溶解性物质(无机盐、杂酸等)与目标氨基酸的分离主要采用离子交换法。而传统的离子交换法的主要缺点是离子交换树脂需要再生,且再生过程中会用到大量的酸和碱,洗脱时会消耗大量的水,这不仅会因消耗大量的酸碱而花费大量的资金,而且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传统的离子交换脱盐方法这些缺点都不符合现代绿色生产节能减排的要求,为了实现节能减排和绿色生产的目标,需采取一种更经济环保的脱盐处理技术。基于上述问题,本文采用电渗析技术对氨基酸发酵液进行脱盐,将发酵液的pH值控制在氨基酸的等电点附近,在通电条件下,发酵液中的阴阳离子发生迁移,而氨基酸则停留在发酵液中。本文选取两种氨基酸发酵液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1.采用异相离子交换膜电渗析对L-异亮氨酸发酵液进行脱盐,异亮氨酸的回收率随终点电导率的升高而增加,控制发酵液的pH值在等电点条件下异亮氨酸的回收率高于发酵液直接脱盐,但能耗较高。2.采用异相离子交换膜和均相离子交换膜对L-异亮氨酸发酵液直接进行脱盐,相比于异相离子交换膜,由于均相膜的选择性较高在相同的脱盐终点下,异亮氨酸的回收率更高。同时两种膜都在终点为2.0mS/cm时的回收率达到一个稳定的值,超过该值时,回收率的增加量较小。3.采用异相离子交换膜对L-缬氨酸发酵液直接进行脱盐,在脱盐终点电导率大于0.5mS/cm的范围内L-缬氨酸的回收率大于91.5%,并且随终点电导率的升高而增大。4.实验对最优脱盐终点时进行了经济核算,结果表明,对于L-异亮氨酸发酵液脱盐,由于均相膜价格的昂贵,采用异相离子交换膜的成本相对于均相膜要低,而能耗相对较高,但两种膜相对于离子交换树脂脱盐则都要低。对于两种发酵液电渗析的脱盐,其成本都要比离子交换树脂脱盐显著的降低。
其他文献
铸造K418镍基高温合金是以奥氏体γ相为基,γ′相为沉淀强化相、(γ+γ′)共晶相、碳化物及硼化物等组成的铸造镍基高温合金。它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和耐腐蚀的性能。人们为
为从理论上探讨群桩中桩-土-桩的相互作用,分析该作用对群桩端阻力形成机理的影响,以建立在压缩机理之上的适用于单桩端阻力分析的Ohde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无黏性土中群桩极限
讨论Job shop排序问题不可行解的构造情况,给出了不可行解的一个充要条件以及2台机器n个加工工件的Job shop问题不可行解和可行解的计算公式,并由此得到一种概率模型的计算方法
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 arrhythmia),是临床心内科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发生率仅次于窦性心律失常.在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危险因素中,除生物学因素外,行为心理因素显示
乙肝病毒(HBV)是一种嗜肝细胞病毒,自1970年英国的Dane在患者血清中发现完整的乙肝病毒颗粒以来,人们发现乙肝患者血清中有三种形式的病毒颗粒存在,并在病毒复制、传染性方面
考虑一种5层结构的正则化模糊神经网络模型,针对网络结构的优化问题给出了该网络模型规则层节点的选取方法和相应的反传学习规则;针对样本筛选问题,提出一种按模糊隶属函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