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以探讨大学生课余活动自我效能感的特点为出发点,为大学生课余活动自我效能感的研究提供依据,为大学生有关课余活动的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分析已有文献,整理调查问卷的基础上,编制大学生课余活动自我效能感问卷,并对451名在校全日制大学生进行正式测量,通过因素分析探索了大学生课余活动自我效能感问卷的维度构成,探讨了大学生课余活动自我效能感的发展特点。结果:(1)经过项目分析得出,将临界比例值未达到0.05显著水平的2个题项删除,将鉴别力指数小于0.4的19个题项删除,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根据四个筛查标准对项目进行筛选之后,删除了20个题项,并对不合理的题项进行修改,最后保留了27个题项,5个因素,累计贡献率为48.648%。(2)信度指标:各因素的同质性信度在0.646-0.923之间,总问卷的信度为0.838,说明本研究编写的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3)效度指标:各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116-0.416之间,各维度与总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532-0.739之间,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x2/df<5,RMSEA <0.08,GFI、AGFI、NFI、CFI、IFI的值均在0.8以上,说明该问卷的结构效度良好,经过文献研究,开放式问卷调查,专家咨询等步骤保证了问卷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结论:(1)大学生课余活动自我效能感包括5个维度,分别为:体育运动自我效能感、社交活动自我效能感、学习活动自我效能感、网络娱乐自我效能感、欣赏活动自我效能感。(2)自编的《大学生课余活动自我效能感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测量工具使用。(3)总体上说,男大学生的课余活动自我效能感高于女大学生;男大学生的体育运动自我效能感和网络娱乐自我效能感明显高于女大学生,女大学生的欣赏活动自我效能感高于男大学生。(4)各年级大学生课余活动自我效能感没有发现显著的差异。(5)理科生的网络娱乐自我效能感大于文科生的网络娱乐自我效能感。(6)一本院校的大学生在学习活动自我效能感上,显著好于三本院校。(7)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在学习活动自我效能感上,显著好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8)在网络娱乐自我效能感上,拥有充足课余时间的大学生的课余活动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大学生的课余活动自我效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