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各级政府部门借助政务微信发布政务信息,在更高效地进行社会管理的同时,也便捷了公众的生活。但是很多政务微信在基层实际工作运营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导致传播效果不佳等问题,特别是经济较为落后的偏远地区。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宁洱发布”这一政务微信在扶贫工作中的传播效果,选取云南省第一批脱贫出列的宁洱县的政务微信“宁洱发布”进行研究,主要的研究对象是贫困建档立卡户对“宁洱发布”的关注情况和“宁洱发布”中发布的与扶贫相关的文本内容。希望通过研究,发现在“宁洱发布”在实际的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宁洱县的实际情况提出若干条能提升“宁洱发布”在扶贫工作中的传播效果的建议。本文首先查阅了微信、政务微信、政务微信运用于实际工作中的相关国内外研究成果,对其进行归纳和整理,对相关概念进行厘定,并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其次,运用文本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宁洱发布”以及宁洱县贫困建档立卡户对“宁洱发布”的关注情况进行研究,同时重点运用创新扩散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结合知沟理论分析了“宁洱发布”运用于扶贫工作中存在以下五方面的问题:第一,认知度低,潜在用户开发不到位;第二,流于普通微信公众号,缺乏政务功能栏的设置和完善;第三,用户反馈的信息得不到及时回复,用户的互动性体验较差;第四,与扶贫工作相关的文章数量上不足、质量上参差不齐;第五,没有认真倾听百姓心声,落实用户需求。最后笔者结合新闻传播学相关专业知识提出了五条提升“宁洱发布”在扶贫工作中的传播效果的建议:第一,明确目标受众,做好舆论引导工作;第二,打通信息不对称的壁垒,增加用户粘度;第三,聚合更多的有效信息,发布形式多样的扶贫相关内容;第四,重视传播效果,畅通传受双方的互动渠道;第五,转变政务服务思维,加强专业化团队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