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氧化石墨烯制备的纳米碳化硼及其性能研究

来源 :西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82512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核能和核技术的飞速发展,用于辐射防护的高性能中子吸收材料的研究已成为核技术领域的重要课题。碳化硼(B4C)因具有高的中子吸收截面、中子俘获后产生的二次辐射能低、易于屏蔽等优越的性能,而成为重要的中子吸收材料。但碳化硼的烧结致密性差和断裂韧性差,将碳化硼纳米化与使用增韧剂相结合是目前有效的改善方法。氧化石墨烯(GO)具有层状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表面官能团可以为反应提供足够的活性位点并降低反应温度,且氧化石墨烯在陶瓷基体中良好的分散性可以提高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能。GO既可以作为碳源制备纳米B4C,提高材料的中子屏蔽性能,又可以在纳米B4C粉末中起到增韧的作用,改善碳化硼的烧结致密性与断裂韧性。因此,本论文以氧化石墨烯为碳源,分别与不同硼源反应制备纳米碳化硼,并对其相关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GO-B2O3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碳热还原法制备纳米B4C。研究了碳硼摩尔比(C/B2O3=1.25,1.5,1.75,2.0,2.25)和反应温度(1300-1400°C)对B4C形成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高低可变真空场发射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和拉曼光谱仪(Raman)对产物的物相、微观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B2O3摩尔比为1.25的前驱体在1400°C下反应4 h得到了直径约为1-2μm,长度约为20μm的棒状B4C。(2)以GO-B2O3-B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碳热还原法制备纳米B4C。研究了反应温度(1300-1400°C)和反应时间(1-4h)对B4C形成的影响,采用XRD、SEM和XPS等表征方法对产物的物相、微观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B2O3/B摩尔比为2:1:1的前驱体在1400°C下反应3h可以获得粒径约为500nm的亚微米级B4C颗粒。(3)以GO-B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固相热反应法制备纳米B4C。研究了硼碳摩尔比(B/C=3.6,3.8,4.0,4.2,4.4,4.6)、反应温度(1300-1450°C)和反应时间(1-4h)对B4C形成的影响,采用XRD、SEM和XPS等表征方法对产物的物相、微观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利用中子小角散射谱仪测试了B4C含量分别为0 wt%、5wt%、10wt%、15wt%、20wt%和25wt%时中子屏蔽复合材料对中子的屏蔽能力。将纳米B4C粉末通过真空热压在1800-1900°C下烧结制成B4C陶瓷,通过纳米压痕仪测试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B/C摩尔比为4的前驱体在1450°C下反应4h后得到B4C纳米片,纳米片的边长约为200-500nm,平均厚度约为100nm。通过中子屏蔽性能测试可知,与不含B4C的纯环氧树脂相比,B4C含量为25wt%的复合材料的中子透射率下降了94.83%(从56.47%到2.92%),对应的总宏观截面提高了518.41%(从0.2857±0.0023 cm-1到1.7668±0.0004 cm-1)。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烧结温度为1800°C时,与市售B4C粉末烧结制成的陶瓷相比,B4C纳米片制成的陶瓷的相对密度、断裂韧性和硬度分别提高了3.6%,23.1%和12.8%。本研究为具有优异中子吸收性能和良好烧结活性的碳化硼纳米片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其他文献
通过对超欧拉有向图的性质的研究及了解,寻找超欧拉有向图,具有禁止诱导子图的有向图成为超欧拉有向图的判定条件及Mycielskian图的超欧拉性,并对应给出相关证明。从欧拉有向
随着社会经济和工业水平的发展,不可再生化石燃料的快速消耗导致的环境问题以及能源短缺问题日益加剧,使用可再生生物质替代传统能源生产燃料及化学品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而
在板坯连铸过程中,结晶器液面的稳定对连铸机的生产能力和铸坯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液面异常波动现象是当前高效连铸发展过程的重要问题,严重影响生产顺行和钢坯质量的
旅游业与气候的关系十分密切。气候不仅是支撑旅游活动的外部环境条件,其本身也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是西北五省(新疆、甘肃、宁夏、陕西、青海)旅游业
极化码自诞生以来,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极化码利用信道组合拆分之后产生的极化现象进行编码设计,在好的信道发送信息,坏的信道发送固定比特,是目前唯一被证明可以达到香农极限的编码。其简单的编码方式,较低的译码复杂度,无不彰显它的潜力无穷,正成为未来的又一主流编码方式。出于极化码独特的编码方式,需要计算出信道的可靠性,以此来区分信道传输信息还是固定比特,因此一个好的信道可靠性度量方式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几
当代信息化作战中,如何灵巧的利用无线通信进行交流和攻击是一直以来的研究重点。在信息化作战中,如何正确、快速、准确的区分己方和敌方是至关重要的,因而引出了电子对抗的概念。干扰信号可以显著的降低信号的质量甚至信号的正常接收,所以通常要增加干扰抑制手段。但干扰样式却是复杂多变的,而干扰抑制手段通常作用范围只限于少数几种干扰样式中。因此,想要正确的对干扰做出处理,就要先准确的对干扰类型进行识别和判断。Ma
制造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工业化发展以及国际竞争力稳步提升的基石,自改革开发以来始终处于良性发展态势。然而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急速发展,人们的需求越发广泛且需求量正飞速增长,各种资源被加速消耗,再加上我国经济粗放增长的方式,我国制造业存在着许多严峻的问题,如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引起的资源浪费、资源离散和资源匮乏引起的供需不平衡等,从而阻碍了传统制造业的发展。改革创新已经刻不容缓,不仅要针
近年来,随着纳米科技(Nano-technology)和合成生物学(Synthetic Biology,SB)的快速发展,使基于生物启发式的纳米机以及纳米网络的实现成为可能。由纳米机组成的通信系统,在多
聚丙烯腈基(Polyacrylonitrile,PAN)碳纤维占碳纤维生产总量的90%。PAN碳纤维的第一聚合单体是丙烯腈,丙烯酸甲酯、衣康酸作为共聚单体可有效改善PAN碳纤维生产过程中的催化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无线通信数据传输需求,毫米波以其充沛的频谱资源和更大的通信带宽成为了目前通信技术研究的主要课题。为了补偿毫米波频段的高路径损耗,研究者出通过在基站端和用户端配置大规模天线阵列,以供高波束增益和空间复用增益。为了升通信系统的能量效率,基站端根据信道估计信息设计预编码方案,从而将信号更有指向性的发送给用户,减少能量损失。但是由于大规模天线阵列的部署,毫米波信道估计的复杂度大幅升,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