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1_410045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hnia glutinosa 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块根,是著名的四大怀药之一。地黄为常用大宗中药材,应用广泛,疗效确切,所以大家对地黄的研究也比较关注,但关于地黄叶的研究却鲜有报道。梓醇是地黄中含量最高的环烯醚萜单糖苷,为地黄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利尿、缓和泻下、降血糖、神经保护等生物活性。1994年,周燕生等从鲜地黄叶中分出了多种和根中相同的化学成分,并且发现鲜地黄叶中的梓醇含量要高于根,说明地黄叶也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本课题通过研究地黄叶的化学成分及质量标准,旨在扩大地黄药用资源,开发地黄的新的用药部位。本文对近年来地黄及地黄叶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地黄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环烯醚萜苷类,非苷环烯醚萜类,紫罗兰酮类,地黄脑苷类,其它糖、苷类,氨基酸类,无机离子及微量元素;药理作用主要有影响糖代谢,调节免疫系统,改善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抗肿瘤作用,抗衰老、益智、保护胃粘膜。地黄叶的化学成分研究发现地黄叶具有比根部更丰富的梓醇资源,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皮肤病、创伤等。地黄叶中的主要成分为环烯醚萜类化合物。本文采用甲醇浸提,浓缩,大孔吸附树脂、反复硅胶色谱柱、MCI色谱柱、ODS反相色谱柱分离纯化,理化和现代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从地黄叶甲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益母草苷(化合物1)、梓醇(化合物2)、桃叶珊瑚苷(化合物3)、3’,4’-二甲氧基-槲皮素-3-O-β-D-半乳糖吡喃苷(化合物4)、胡萝卜苷(化合物5)、β-谷甾醇(化合物6)、京尼平苷(化合物7)等。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了地黄叶的挥发油,进行GC-MS分析,对其中的38个化学成分进行了鉴定。本文我们建立了地黄叶中益母草苷的含量测定方法。以益母草苷含量为指标,采取正交设计,优选了地黄叶中益母草苷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提取法,50%甲醇为溶媒,提取30min。采用Diamonsil C18(1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3:97),检测波长为203nm,柱温为25℃,流速为1mL/min。益母草苷的线性方程为Y=504516X-2500,r=0.9999。说明益母草苷在0.232-2.320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并进行了方法学验证。对地黄叶中的益母草苷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含量为0.42%。本研究可以为地黄叶的质量标准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其他文献
以丙烯酸酯类单体为原料,采用预乳化半连续乳液聚合方式合成了水性羟基丙烯酸树脂,考查了羟基组分等因素对树脂的影响;将制备的水性羟基丙烯酸树脂同多种拜耳水性固化剂配制
近年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住房商品化的浪潮席卷了神州大地,越来越多的居民拥有了自己的住房,各式各样的住宅小区如同雨后春笋一样遍地开花。同时,汽
观察是生物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基本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有独到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可从五个方面入手即教学生广泛收集、精选观察材料,学会使
1现代农业作物经济的关键要素1.1土地与气候土地与气候是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的核心要素。土地与气候在很大程度上,严重的制约了各地区所能进行的农
从元数据的定义入手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 TEI头标的产生 ,阐述其主要的内容 ,并论述了 TEI头标的功能 ,进而对 TEI头标与编目数据进行比较 ,从而对 TEI头标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间要素的流动性不断增强。为争夺流动性税基,各主权国家纷纷利用税收政策吸引资本、技术等要素的流入,国际税收竞争日趋激烈。然而,税收的不当竞争不
微生态制剂具有无毒副作用、无残留和不产生抗药性等优点,成为抗生素的替代品,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大量研究表明,乳酸菌、芽孢杆菌产生的有机酸及其代谢产物对一些病原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各项能源物质消耗速度逐渐提升,为此,必须按照各行业发展需求实施节能减排工作,在降低能源物质消耗量的同时,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如今,人们对机械设
家庭教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司马光作为一个政治家、史学家,在家庭教育方面也颇有建树,其《温公家范》、《训俭示康》、《司马氏书仪》、《戒子孙文》等家庭教育著述,不
2015年11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批复了《贵州省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方案》,贵州省成为全国第一批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重点是在输配电价核定、市场化交易、售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