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90年建立上海证券交易所后,我国的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完善。然而,大量研究表明,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发展的仍然不够完善,近年国内外经济越发趋于不稳定,尤其今年国内外经济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房地产市场10年的高速增长、黄金和石油价格大涨大跌、欧美发达经济体缺乏增长动力,许多外部因素致使中国证券市场在近年来几乎停滞不前。目前的中国资本市场仍然没有培养出具有一定成熟度的投资者,由于证券市场在监管、资产价格定价、股票发行等等方面的制度建立均不够完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解决或者抑制诚信危机的第三方独立审计收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直接决定着市场能否有序的向前发展,也正是由于这一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独立性,以及注册会计师在出具审计意见时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等议题都是学术界与实务界广为关注的议题。本文以此背景作为出发点,考察2007年新会计准则与新审计准则实施后影响审计意见类型的各因素,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用得到的实证经验数据进行分析总结,以此得到相应的结论并努力提出有建设性的政策建议。在总结以前学者研究和了解新审计准则的基础上提出假设,本文设置影响因素变量,建立回归模型,以我国2007年——2012年沪深两市A股市场中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上市公司审计意见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和研究,以达到以下目的:通过理论分析,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审计意见类型的主要影响因素:审计环境(宏观经济、政策、法规等)、审计市场供应方(费用依赖、会计师事务所特征)、审计市场需求方(公司治理结构、财务状况、盈余管理动机)等。实证部分,本文构建审计意见类型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模型,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上市公司审计意见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最后,以理论和实证研究为基础,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在明确研究目的的基础上,本文通过五个章节对研究内容进行阐释,各章的安排分别为导论、文献综述、理论基础、实证分析、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重点章节为文献综述的中的总结性分析、理论基础中的模型构建与选择、实证分析中的实证结果,最重要的是第五章的研究结论部分。各章的具体安排及主要内容为:第一章:导论。导论部分为本文的写作说明,包括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预期贡献等。第二章:文献综述。本部分从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出发,从审计环境、审计市场需求方和审计市场供给方三个层面回顾了以往文献。第三章:理论基础。本章主要进行相关理论的阐释,包括审计动因相关理论的阐释以及审计意见类型的分析,并对2007——2012年的中国上市公司审计意见类型的发表情况做了详细的分析与解读。第四章:实证分析。该部分内容包括样本选择、研究期间的选取、数据处理、实证过程和实证结果,重点进行实证结果的分析评述。第五章:结论与政策建议。本章为全文的重点章节,对实证结果进行了进一步全面深入地经济意义分析,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有:(1)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公司风险以及事务所本身的特征等变量是显著影响审计意见类型的因素,另外,法律环境也很明显地影响审计意见的发表。新会计准则及新审计准则实施后,注册会计师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职业群体的素养也在逐渐成熟,审计在资本市场中发挥了独立监督的作用,审计市场今年的发展值得肯定;(2)中国的资本市场发展仍然存在诸多缺陷,上市公司中一股独大的局面仍然存在,大股东的控制权利非常强大,能够直接影响审计师在出具审计意见时所做的决策,外部董事、独立委员会都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没有能够有效降低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类型出现的可能性;因此,今年中国资本市场和审计市场的发展在整体上是值得肯定的,不过中国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作为监管者,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保证中国资本市场和审计市场持续不断的健康发展。本文所做的贡献主要有:(1)系统梳理相关实证研究领域成果,丰富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意见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领域。本文综合以往的研究成果,首次从审计环境、审计市场供应方、审计市场需求方等方面全面深入的探讨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因素,为相关研究提供更加充实可靠的经验证据和理论依据;(2)对新会计准则及新审计准则实施后上市公司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深入的实证研究,填补了相关研究领域中的空白。虽然以往相关领域的研究中已有学者关注新会计准则及新审计准则实施对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多数研究均具有一定的研究深度,但研究范围尚缺乏应有的广度,本文在保持以往研究深度的基础上,主要致力于扩展相关研究的广度,以获得全面可靠的研究结论。本文从审计环境和审计市场两个主要方面研究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因素。其中,审计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法规、政策和宏观经济环境。审计市场影响因素则分别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供给方面的因素包括事务所费用依赖性和事务所的特征,包括事务所的规模、组织形式、任期和异地审计等;需求方面的影响因素则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财务状况和公司治理三个层面进行探讨,其中财务信息主要衡量上市公司持续盈余能力对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公司治理状况则从股权集中度、独立董事比率和是否设立审计委员会等几个方面进行考察。最后,在以上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加入控制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使用的控制变量包括公司规模、公司风险、审计业务复杂程度、上年审计报告的披露类型、披露时间和事务所变更等。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本文从监管者、投资者、上市公司意见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等利益主体的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相信中国的资本市场和审计市场在目前良好的发展趋势上跟进一步,排除公司治理问题中的难题,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积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