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泻要方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肝郁脾虚型IBS临床观察

来源 :成都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ti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痛泻要方加减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肝郁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并评价痛泻要方加减联合穴位注射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6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患者,按其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30例。治疗组采用痛泻要方加减水煎口服,并联合药物穴位注射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匹维溴铵口服,每次50mg,每日3次,同时采用金双歧口服,每次4片,每日3次;两组均辅以饮食调理、心理治疗,以两周为一个疗程,共两个疗程。两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主要症状单项疗效、HAMA、HAMD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出现情况,并运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临床总体疗效评价: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2.治疗前后中医症候总积分比较:治疗前,两组症候总积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治疗组症候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统计学差异显著。3.治疗前后各单项症状症候积分比较: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各单项症状症候积分无统计学差异,具可比性。治疗后,治疗组排便次数增多、便溏不爽、腹痛欲泻、胁肋胀痛、情绪抑郁或急躁、失眠等症状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1、P<0.05),提示治疗组在以上症状的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腹胀、肠鸣矢气、食少纳呆等症状的症候积分与治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在腹胀、肠鸣矢气、食少纳呆的治疗上疗效相当。4.治疗前后HAMA、HAMD评分比较:两组HAMA、HAMD评分于治疗前相比具可比性(P>0.05),而治疗后,其评分均较之前显著降低(P<0.01),尤以治疗组降低明显。结论:两组治疗方法均能有效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组的症状改善程度、范围优于对照组,证明口服痛泻要方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疗效显著,且中药加穴位注射治疗是一种不良反应少、疗效可靠的综合治疗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评价破血化瘀、填精补髓法治疗出血性中风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符合出血性中风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诊断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
针对在机械故障诊断领域,对信号的时频域处理分析提取特征值往往不能准确判断机械故障状态的问题。在对数控机床滚珠丝杠副振动信号研究中,提出了利用集合经验模态(EEMD)方法
目的:通过红外皮温热像仪监测"腹五穴"埋线治疗前后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督脉穴位红外皮温的变化以及反流症状的改善情况,讨论红外热像仪能否作为非糜烂性反流病的检测手段及"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验证化痰解郁方治疗轻中度抑郁症发作期(痰热上扰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CCMD-3版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确定抑郁的存在,并采用中医证候标准进行辨证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观察健脾补肾法医治4、5期CKD脾肾气虚型营养不良的疗效,评价加味参芪地黄汤治疗4、5期慢性肾脏病脾肾气虚型营养不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从而为运用中医中
粒度重要度是多粒度粗糙集中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针对现有粒度重要度只考虑单个粒度对决策的直接影响而忽略了其他粒度对决策综合影响的问题,结合多粒度粗糙集近似质量的概
纳粹德国境外德意志人政策作为纳粹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思想的重灾区,对德国、境外德意志人和东道国的走向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以历史学的视角来探讨这一问题。本文共分两章
针对无线电经纬仪实装训练时探空仪、探空气球、制氢原料等耗材消耗大,性能检测设备缺乏,抗干扰训练难以展开等问题,设计了无线电经纬仪探测信号生成系统;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
福利制度安排的终极目标是提升社会成员的福祉(wellbeing).福祉包括幸福感(good feeling).本研究设计了自变量安全福利制度(收入安全与健康安全)和机会福利制度(城乡户籍),因变量幸福
从续命类方蕴含的活血化瘀、祛风熄风、益气补虚、清热、宣畅气机、祛湿利水消肿、恢复脾胃升降之权、醒神复苏之功说明其治疗中风病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