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治疗脾胃虚弱型NERD患者红外皮温变化与反流症状的观察研究

来源 :广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e_gz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红外皮温热像仪监测"腹五穴"埋线治疗前后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督脉穴位红外皮温的变化以及反流症状的改善情况,讨论红外热像仪能否作为非糜烂性反流病的检测手段及"腹五穴"埋线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的有效性及相关机理研究。方法:将纳入本研究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方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5mg,口服,一天三次;联合雷贝拉唑肠溶片10mg口服,一天两次,4周为1疗程。治疗组予"腹五穴"埋线治疗,每周埋线1次,疗程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反酸、烧心、胸痛、反食症状改善程度并结合RDQ问卷调查表进行症状分析;通过监测治疗前后督脉穴位(大椎、至阳、命门)红外皮温的变化情况来探讨埋线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的机理。全部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23.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正态分布数据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数据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处理。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和83.3%,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通过红外热成像仪观察督脉上穴位,发现治疗组中大椎穴升高2.6度,至阳穴升高1.8度,命门升高2.2度,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RDQ量表的症状积分说明"腹五穴"埋线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并且在实验观察过程中,我们发现红外热成像监测能快速有效的监测出该病的症状特点,故我们大胆的提出可将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应用于非糜烂性反流病的的诊断中,作为其检测手段之一。
其他文献
关于虚静的思想,是最有中国特色而又最为深刻的哲学思想,它放在最杰出的西方思想中也是毫不逊色,豁然挺出的,而且在现代仍具有巨大价值。[1]“虚静”之初始与文学艺术无涉,老
元微之连昌宫词与白香山长恨歌为同咏一事之诗。又同为一代之绝作。天下後世读此二诗之人各具欣赏之兴趣及批评之意见。其是非同异於此姑置不论。所欲论者,仅作诗之时,地,及
文章分析了影响煤矿巷道快速掘进的相关因素,然后,探讨了施工过程中用到的相关设备、工艺技术等,接着,介绍了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最后,从生产管理层面阐述了管理方法。
基于工程设计研发需求,设计了一台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综合实验平台。借助实验平台,可以研发设计宽范围功率的电机驱动控制器,可以采用现代控制理论
目的:探讨大鼠皮肤被动过敏试验(PCA)的影响因素,为选择敏感试验条件和提高试验预测的准确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卵白蛋白和牛血清白蛋白为PCA试验的抗原,在不同条件下(加与
本文从监督动力和利益冲突两个视角,选取2011年-2014年分析师盈余预测数据,利用券商正式开展股权质押业务作为外生冲击,实证研究了大股东股权质押对分析师预测行为的影响。发
采用传统的常压固相烧结的方法制备了LiNi0.5Co0.2Mn0.3O2陶瓷靶材。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对于LiNi0.5Co0.2Mn0.3O2(NCM,523)陶瓷靶断面形貌、物相及晶型结构、相对密度和抗弯强
目的:对677例酒精性肝病患者脉象要素进行分析,探讨酒精性肝病患者脉象分布的特点,为酒精性肝病患者的中医治疗提供脉象理论依据。方法:对符合条件患者进行诊脉,采集脉象要素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评价破血化瘀、填精补髓法治疗出血性中风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符合出血性中风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诊断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
针对在机械故障诊断领域,对信号的时频域处理分析提取特征值往往不能准确判断机械故障状态的问题。在对数控机床滚珠丝杠副振动信号研究中,提出了利用集合经验模态(EEMD)方法